春晚往事:台湾主持人因上春晚父母被抓

  1982年,黄一鹤是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导演,一个下雪天,他匆匆赶到台长办公室。一进门,台长王枫开口:“老黄,这一次的迎春晚会交给你搞怎么样?”

  后来,他又连续执导1984年、1985年、1986年和1990年的春晚,有人称他是“春晚开山鼻祖”。

  如今,这个已年过七旬的老人忆起往昔,脑子里装着的,除了一箩筐关于春晚的往事,还有一个老导演对春晚命运的真诚体悟。

  五盘纸条解禁《乡恋》

  区区600平方米的演播室、60多位演职人员、200名现场观众——1983年的“春晚”却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实现现场直播、第一次观众参与点播互动、第一次设立晚会主持人……

  正是现场点播,催生了当年春晚最为经典的一幕:歌曲《乡恋》的解禁。

  《乡恋》诞生于1979年,由张丕基作曲、李谷一演唱,随着电视片《三峡传说》的播出而红极一时。可是,由于当时文艺界仍然受“文革”时期歌曲“高、快、响、硬”的影响,《乡恋》一经播出就受到点名批评,被列为禁歌。

  晚会刚开始,负责电话记录的女孩就端着满满一盘子点播条走进导演间。黄一鹤随手拿起一个:李谷一,《乡恋》;再打开一个,还是:李谷一,《乡恋》。

  这是个雷区,黄一鹤知道自己做不了主。他朝女孩使个眼色,意思是“找那位老同志去”。盘子到了坐镇现场的广电部部长吴冷西手里,他看了,摇摇头。

  没过多久,又端来一满盘,还是《乡恋》。吴冷西稍作犹豫,还是摇摇头。

  第五盘装满点播《乡恋》的条子后,吴冷西再也坐不住了,在后台又是踱步又是擦汗。终于,他走进导演间,猛跺一下脚:“黄一鹤,播!”

  台湾主持人因上春晚父母被抓

  1983年年底,有一件事让黄一鹤头疼:缺一位港台主持人。就在他寻人无门时,台长找到黄一鹤,神秘地说:你别找了,有个现成的,刚从台湾回来一个,为了躲避敌对势力暗杀,现在还在保密阶段。他是你本家,叫黄阿原。

  人选确定了,但在审查上又有了问题。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话筒能否交到台湾人手里,而且还是主持人手里,所有人,甚至包括黄一鹤都心里没底。“要是有一句话讲错,吴冷西都担不起。”但是,黄阿原用事实证明了,十多年台湾主持人没有白当。

  晚会结束回到家,这个首登春晚也是唯一站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的台湾主持人哭了。“台湾也厉害,当天就知道‘优秀国民党党员’黄阿原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老爸抓走了,妈妈也被抓走了。”黄阿原得此噩耗,不由得一阵痛哭。

  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人民道歉

  1985年,黄一鹤再次出任春晚的导演。他想出了新的点子,把春晚舞台搬到工人体育馆。但是,这届春晚却成为一次梦魇。

  回顾这次失败的经历,黄一鹤说:“我们觉得十几亿人的国家,在演播室办春节晚会太寒酸了,就想展示出宏大的场面,所以就选择了工人体育馆。”

  黄一鹤始料未及的是,当时的技术条件不足以支持这样一台大型电视直播节目。在偌大的工人体育馆,调度完全失灵,现场指挥“成了瞎子和聋子”。没有暖气,灯光昏暗,由于衔接不灵,节目拖了6个小时才完成,虽然有正值鼎盛的老女排助阵,有汪明荃等大腕加盟,当年的春晚仍被斥为“质量低下”、“杂乱无章”。

  一麻袋一麻袋的观众来信寄到央视,骂声一片。节目播出11天后,央视不得不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这样的举措在央视历史上绝无仅有。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派出4个工作组,进入央视检查晚会质量等问题。而首当其冲的黄一鹤,则“思过达半年之久”。

  

  编辑/平湖秋月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