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当今流行的各类养生书,你可能会发现这样的语句:“先找到硬结或者痛点,然后反复揉按直至消失,这样一来,病情就会有所好转……”而开设在街头巷尾的足疗按摩店里,不少按摩师也同样专找痛点的地方按。这些说法和做法究竟有没有道理?
养生界颇为流行的“硬结学说”有一定的道理。在中医学看来,硬结是“横络”阻碍气血运行,使得经络不通造成的。经络不畅通一方面导致其循环路线及其附近出现病症,另一方面还会影响与其相关联的脏腑。所以,找到硬结并揉开是养生保健的好方法。
但是,硬结分两种:一是经筋劳损所致。这样的硬结质地较硬,常出现在关节和骨骼的肌肉附着点周围,还有的在滑囊、筋膜、韧带、纤维管等处。二是气血两虚导致的硬结。这种硬结质地较柔软,出现部位也不固定。
不过,人们千万不要把硬结和体表良性肿物混为一谈。如某些皮脂腺囊肿、脂肪瘤、纤维腺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和甲状腺瘤,在手感上和普通的硬结相差无几。若对它们反复揉按,可能会加重病情。与之类似的还有胭窝囊肿、乳腺增生、经期前后乳房胀痛等情况。所以,如果不能判断硬结为何物时,最好还是到医院求治为好。
“找到痛点、反复揉按,直至痛感消失”,也是热衷中医养生的人们常能看到的话。从中医角度来看,“寻找痛点”就是在寻找阿是穴(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穴治病,这个穴位则称为阿是穴)。阿是穴由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在中医里又叫做不定穴或天应穴。它根据《黄帝内经》里“以痛为输”的说法,专门指治疗疾病时位置不固定的最佳刺激点。由于它能准确反映和治疗疾病,因此在治疗颈椎、肩周等部位的疾病时,常常会用到阿是穴。
不过,按压后产生痛感有时是病理所致,有时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前者痛感明显、刺激剧烈;后者则较轻微。另外,如果一个人没经过按揉就感觉内脏某区域或某处关节不适、疼痛,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能拿它当痛点揉按。另外,在发生骨折、肌肉拉伤、跌打损伤等急性损伤时,也最好不要触碰痛点,以免加重病情。此外,皮肤病、皮下有淤血、某部位出现肿胀等情况时,患者也会感觉触碰时有痛感,此时也不要揉按。
总之,哪些痛点可以揉按,哪些痛点不能揉按,最好咨询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据《家庭健康》
编辑/王翠萍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