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只是瞄准了他,却没有开枪”
1891年8月30日,亨利·坦迪出生于英格兰沃克里郡一个叫雷明顿的小镇,1910年8月,19岁的坦迪加入英国军队格林·霍华兹步兵团,成为一名现役军人。
坦迪决不会想到,在他骄人的战斗经历中,却铸成了一桩历史大错。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他在法国小镇马尔宽渡口争夺战中的一次仁慈之举。
1918年9月28日,坦迪所在的步兵团一度被德军猛烈的重机枪火力所压制,根本无法前进。危急时刻,坦迪只身匍匐前进,爬至德军机枪阵地并成功地端掉了整个火力点。抵达渡口后,坦迪再次冒着密集的炮火架起木板桥,确保英军部队得以顺利攻入德军阵地,最终迫使兵力占优的德军退出了战斗,血腥的厮杀渐渐平息下来。
突然,坦迪发现一名受伤的德军士兵艰难地从阵地上爬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进了坦迪的火力范围。此时他已经精疲力竭,既没有举枪投降也没有惊慌失措,只是面无表情地盯着坦迪,似乎在等待着已无法逃避的结局。坦迪后来说:“我当时只是瞄准了他,却没有开枪。我不可能对一名无还手之力的伤员开枪,我最终还是让他走了。”
那名年轻的德国士兵向他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转身离去。坦迪并不知道他放走的这名德军士兵名叫阿道夫·希特勒——德国未来的元首、纳粹法西斯主义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
战后,坦迪很快忘记了这段小插曲。他重返部队后才得知,上级已决定授予他“维多利亚十字勋章”。1918年12月14日,《伦敦报》公布了这一消息。1919年12月17日,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亲自为坦迪授勋。媒体在报道中还附上了一张坦迪在伊普尔战役中背负一名受伤士兵的照片。此后,意大利著名艺术家福蒂尼诺·马塔尼亚还专门以此为背景创作了一幅油画。
元首的“感恩”
1938年,欧洲风云突变。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同意前往德国慕尼黑与德国总理希特勒进行会晤,试图作最后的努力以避免战争的爆发。在慕尼黑期间,希特勒邀请英国首相前往其在巴伐利亚贝希特斯加登新建的私人别墅见面。这是马丁·鲍曼和纳粹党献给希特勒50岁生日的贺礼,号称“鹰穴”。别墅建在克尔史坦山上,海拔高达6017英尺,可以全方位俯视200公里范围内的壮观景象。
当张伯伦到达别墅时,惊奇地发现马塔尼亚当年专为坦迪创作的油画复制品赫然悬挂于德国元首的客厅。希特勒面对张伯伦的惊讶表情解释道:“画中的这个士兵差点要了我的命,当时我还以为再也看不到德国了,是上帝将我从他的枪口下救了出来。”希特勒请张伯伦回国后向他的这位英国“救命恩人”转达最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英国首相答应了他的请求。
然而,二战随后很快爆发了,张伯伦的首相之位也随之被丘吉尔所取代。数月后,张伯伦死于胃癌。直到此时,坦迪才知道20年前他放走的德国士兵竟然就是希特勒。这个突如其来的感恩对坦迪无疑是一记重重的耳光。甚至成了他悔恨终生的遗憾。
油画疑云
这一故事于1940年被首次公开披露时,几乎没有人会相信。一些历史学家对如此戏剧性的一战轶事深表怀疑。
希特勒所属的兵团在1918年9月的确驻防在马尔宽地区,但9月28日这天他是否在场却无从考证。由于在二战中盟军对柏林的狂轰滥炸,德国关于一战时的大批官方历史档案都毁于炮火中。而希特勒的自传又前后矛盾,无法佐证。因此,至今仍无法通过有效的资料来完全证明这一故事的真实性。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希特勒对于马塔尼亚专为坦迪所创作的这幅油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早在1937年,希特勒就从坦迪的老部队那里获得了这幅油画的复制品。当时,厄尔上校从一个名叫施文德的博士那里听说德国元首非常想要一幅马塔尼亚创作的英军油画。厄尔上校送上这幅油画后不久,希特勒的副官魏德曼上尉专门致信表示感谢:“你的礼物已通过施文德博士转送到了柏林,对此我表示十分感谢。元首自然会对与他有关的战争经历非常感兴趣。当我呈上这幅油画时,元首很激动地解释了他想得到这幅油画的想法。他指示我向你转达他的感激之情,你的礼物对他来说是最为珍贵的。”
悔恨余生
一时的仁慈竟然变成了坦迪余生中驱之不散的心理阴影。扳动扳机时的稍许犹豫,却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场灾难。1940年,德国空军对考文垂实施了毁灭性的轰炸。坦迪当时正定居于此,目睹了这一人间惨剧。他虽幸免于难,但整个城市变成了但丁笔下的“炼狱”。此后,他在伦敦再次亲历了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1940年,坦迪对一位新闻记者痛苦地感慨道:“当时如果知道这个家伙会是这样一个人,我真该一枪毙了他。那么多老弱妇孺被他杀害,我真是有愧于上帝啊!当时真不该放走那个恶魔。”
当时,已年届49岁的坦迪再次报名参军。但索姆河战役中所受的重伤已使他不能重返战场了。虽然忘我的后方志愿者工作能够稍稍弥补这位老兵心中的愧疚和悔恨,但却永远无法抹平他心中的伤疤。
1977年,“杰出贡献勋章”、“军事奖章”和“维多利亚十字勋章”等三枚英雄勋章获得者亨利·坦迪在考文垂去世,享年86岁。他身后无子嗣,按照他的遗愿,尸体火化后将骨灰安葬在了马尔宽英国公墓之中。
编辑/平湖秋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