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是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1953年末至1954年初的那个冬天,有21名在朝鲜战争中被中国军队捕获的美军战俘,选择在中国居住而不是回到美国。他们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21名美军战俘拒绝遣返回国
1953年7月27日,朝鲜战争结束,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了一项新政策,就是战俘“自愿回国”。杜鲁门的新政策允许战俘在“90天的冷却期”里做出自己的决定,可以选择回国,也可以选择留在战争所在国,还可以选择到某一个交战国。而杜鲁门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项处心积虑针对中国志愿军战俘的政策,竟催生了本国21名“叛国者”——当时共有21名美军战俘拒绝遣返回国,而是选择到中国定居。
一开始,在4300名美军战俘中有23人决定到中国去,另外还有1名英国人、几名比利时人以及350名韩国人也选择到共产主义国家去。1953年冬天,这些想要到中国的战俘被送到了板门店附近的一个军营。美国派出牧师和神甫来做说服工作,甚至播放他们父母的录音劝他们回国。最后,其中两名战俘爱德华·迪肯森和克劳德·巴彻勒改变了主意,决定回美国。而他们一回到美国就受到了军事法庭的审判,迪肯森的罪名是“私通敌人”以及作为战俘行为不当,他被判刑10年。巴彻勒的罪名是“私通敌人”,被判终身监禁,后来刑期减到20年。不过,他们两人最后都只服刑3年就被释放。
战俘政策改变他们对中国的看法
1954年2月24日凌晨4点,一列火车带着21名美军战俘和1名英军战俘驶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这在当时震惊了西方世界。当时,西方国家舆论认定这是共产党对这些战俘进行“洗脑”的结果。而事实上,大部分人选择到中国来的真正原因,却是当时美国国内浓厚的麦卡锡主义(指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发动的反共以及迫害民主进步力量的法西斯行径)和冷战气氛。
针对“洗脑”说,战俘威尔斯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们并没有用电极刺激我们的头部,也没有把我们变成一个机器人听从他们的命令。”威尔斯还在自传中阐释了他对中国的理解,他说:“在被俘虏前,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可怕的暴政国家,可是我在战俘营中接触到的一切却完全不同,一切都很好,他们让我们住在一起,安排得非常周到,所以我就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到中国去。”
回到美国后都曾遭到敌视
这22名战俘来到中国后,中国政府在北京召开大会,授予他们“国际和平战士”称号。中国红十字会给了他们上大学、去工厂、下农场、闲住4种选择。而刚到中国的新奇感过后,由于语言不通,以及家庭、生活习惯等原因,到中国的21名美英战俘(有1名战俘因病死亡)中有的人开始想家,并通过各种途径离开中国,但之后的遭遇大都不佳。
1954年,奥索·贝尔以及刘易斯·格里格斯和威廉·科沃特被分配到中国一个偏远的集体农场工作,他们后来到了北京,在中国生活了一年半后回到了美国,是21名美军战俘中最早一批返回美国的人。1955年7月,他们一回到美国就被陆军逮捕,并被关了3个月,后无罪释放。克拉伦斯·亚当斯是一个非洲裔美国人,他曾在武汉大学学习,并在那里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林。1966年“文革”爆发,对他的政治迫害越来越严重,他和妻子只好悄悄地回到了美国。但在美国,他背着叛国者的恶名生活,找不到工作,而且经常遭到政府官员的审问。1970年,他在家乡孟菲斯成功地开办了一个美式中国菜饭店,生活才有了转变。斯金纳在中国居住了10年,1956年与一位中国的中学教师结婚,1963年回到美国,但在自己的家乡受到了敌视,一年内被逮捕了3次,而且成了一名严重的酗酒者。
唯一一直在中国居住的战俘
从1955年至1966年的11年间,先后有18人申请离开中国。霍华德·亚当斯到中国后在一家工厂上班,他和温纳瑞斯是仅有的两个“文革”后仍留在中国的战俘。上世纪90年代,亚当斯还住在中国。
温纳瑞斯在山东济南市生活了50年,人们都习惯称他为“老温”。“文革”中,北京的红卫兵说他是美国特务,曾派人专程到济南来抓他,准备把他带到北京去批斗,是工友们想办法把他藏了起来。后来周恩来出面说温纳瑞斯是“国际和平战士”,任何人都不能动他一根毫毛。因此,“文革”十年,温纳瑞斯基本上没受到什么冲击。从1977年开始,温纳瑞斯先后被山东大学等高校聘任为教授,讲授英语口语课程。他是21人中唯一一个一直在中国居住的人,曾娶过两个中国妻子。2004年,温纳瑞斯在济南去世。
编辑/延 一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