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版编辑的故事

看报纸的人越来越少了。头版编辑觉得工作越来越乏味,细数过往,他做过许多被人记住的头版,伴着许多签版后的激动难眠之夜。但现在越来越无聊了,头版编辑再也不会挖空心思去修改一个标题,或者设计一张图片。
   头版编辑是阿森纳队的球迷。一天晚上做完版,恰逢阿森纳队赢了球。头版编辑心花怒放,又找不到可供抒发之处。
   他一眼看到了版面,脑子热了一秒,便敲动鼠标,把头版最末尾一行的报社地址删掉,改成了6个小字:“阿森纳是冠军。”
   反正现在也几乎没人看报纸了。头版编辑心里想着,就交了版。值班的老总没有察觉这个细微改动。于是第二天,“阿森纳是冠军”出现在10万份报纸的头版最下方。
   看报纸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包括报社的记者和编辑,似乎没人注意到这个变化。
   那就留着吧!头版编辑没有动这行字。值班老总依然没有发现。
   第3天,和往常例行公事一般,头版编辑把同城友报的头版放到一起比较。好像有一种神秘的旨意划过了大脑,头版编辑扶了扶眼镜,扫了一眼友报头版的尾行。
   “曼联才是冠军!”
   没错,本该出现报社地址的那一行,被换成了这6个小字,还加了一个感叹号。
   对话从此开始。
   头版编辑愣了片刻,像电影里演的一样揉了揉眼睛,确定没看错——是的,有人发现了他的秘密后做了回应,并且,对方支持的球队是可恶的曼联队——阿森纳队的宿敌。
   应该就是友报的头版编辑吧。
   这几天正在热播一部韩剧,头版编辑也抽空看了两眼,当晚做版,他删掉了“阿森纳是冠军”,换上了3个小字:“都敏俊”。
   “都敏俊”3个字出现在第二天10万份报纸的头版下缘。头版编辑用食指敲着桌面。如果对方看到了,会不会再回应一个?他百无聊赖,挨过了一天。
   头版编辑第3天起得很早,睁开眼就去找友报头版。
   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两个小字“救我”正在那里。
   做版突然变得有了一丝乐趣。当天晚上,头版编辑一直在想今天怎么改动。头版编辑是处女座,想了许多方案,最后竟然一筹莫展,匆匆写了句“李白乘舟将欲行”。
   第二天,友报头版下面发了个问题:“男的也看韩剧?”这个问题不露声色地暗示了自己的性别。
   “也看。”头版编辑隔了一天后的回答简单而巧妙。而当天,对方符合逻辑地回了前天的诗:“忽闻岸上踏歌声。”
   如你所见,这是一场节奏缓慢的对话。他们之中任何一方提出或回答问题后,必须等第二天见报,对方才能看到,然后做出回答或提出新的问题——再等见报,让对方看见。
   完成一问一答需要3天。在人人盯着手机的信息时代,这种古典如写信般的低效的对话,就在两家报纸的头版角落里悄悄进行。
   ——“昨天真热。”
   ——“是的。”
   ——“你不怕被人看见?”
   ——“你不怕?”
   ——“报纸没人看了。”
   ——“那倒是。”
   两个头版编辑保持默契,谁也没有打破这种缓慢——虽然,只需要随便打听一下,或者打一个电话就能知道对方姓甚名谁。
   “后天一起吃晚饭吧。”一个梅雨不断的夜晚,头版编辑鼠标一抖,敲上了这行似乎早晚要说的话。签版后,窗外电闪雷鸣,一如要有什么故事发生。
   故事只能讲到这里了。有关故事的结尾有多种传说。
   有人说,一男一女,两个单身的头版编辑见了面,理所当然地一见钟情,后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也有人说,头版女编辑早已嫁人,看到对方吃饭的邀约就退了一步,再未回应。头版男编辑沮丧地等了一周无果,这场缓慢的对话无疾而终。
   更有人开玩笑说,头版男编辑吃完饭就回了月球,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最后一种说法是,后来两边报社都发现了头版上的秘密对话,并且各自心照不宣,不管头版换成谁值班,都不忘继续快乐地和对方“勾兑”下去,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直到报纸在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