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多万年来,大熊猫一直吃竹子,而竹子作为大熊猫的单一食物来源,也至少有了200万年的历史。大熊猫每天要吃13千克竹子,而消化这些食物需要长达14个小时。竹子在进入大熊猫的肠道后,消化酶即开始忙于消化。但据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研究人员对121份大熊猫的粪便样本进行基因分析之后发现,从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来看,大熊猫很像食肉动物,尤其像黑熊、北极熊和眼镜熊,因为它们缺乏擅长降解纤维的肠道菌群。大熊猫肠道内的微生物群最适合消化肉类。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大熊猫已经适应了它们与众不同的食草习惯,比如有强大的颌骨和齿,能够分解大量的纤维,但是它们并没有像其他食草动物那样进化出较长的肠道,以便有更多时间来分解难以消化的植物。它们也没有改变DNA,以便产生不同种类的酶来帮助消化竹子。研究人员说:“大熊猫似乎别无选择,只有依靠共生肠道微生物来适应高纤维饮食。大熊猫肠道中的菌群的特殊性,或许令大熊猫面临灭绝的高危风险。”
(旦旦摘自《世界博览》2015年第11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