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少都爱看三国。有个叫渡部升一的,年将八十,著述甚丰,言必称中国为支那,说小学五年级读三国,乃至改变他人生之质。三国人物,中日所爱不大一样,比如曹操,东临碣石有遗篇,虽然如今不怎么说奸雄了,但传统舞台上白脸他还得唱下去,我们就难以像日本人那般喜爱。对于他们来说,不是自家历史,爱憎也无须分明。日本人最爱诸葛亮,所谓三国热,其实大半是诸葛亮热。
说到诸葛亮,日本人心里便油然涌起“星落秋风五丈原”。日本人的熟知并非来自于三国,而是因为土井晚翠拿这句诗作题目,咏叹诸葛亮,广为流传。《星落秋风五丈原》开篇吟道:更深岐山悲秋风,阵云暗暗五丈原,露珠零落繁似锦,枯草遍野马正肥,奈何蜀军旗无光,鼓角寂寂今无声——丞相病奄奄。这首叙事诗长达349行,分为7章,第1章7次重复“丞相病奄奄”,低回哀伤。土井写此诗时不到30岁,正当明治年间,此诗不仅被节选收进中学课本,而且有人给谱了曲,像军歌一样传唱。诸葛亮的悲剧形象从此定型,深入人心。我们也慨叹他运气坏,每每随口吟出“出师未捷身先死”,杜甫的这句诗似乎更具有普遍的人生情怀。
一般日本人读的三国并非我们的《三国演义》,而是吉川英治连译带写的小说《三国志》。吉川英治说:“三国也可说是一部世俗小说,三国里有诗,如果除去诗,世界性宏大构思的价值也就变得枯燥无味了。”所谓诗,应该是阿城《闲话闲说》里说的那样:《红楼梦》是世俗小说,它的好处在诗的体悟吧。吉川的三国写到诸葛亮病故五丈原为止,其后以“篇外余录”草草了结,原因是他认为,始于曹操,终于诸葛亮,三国就是这两大豪杰争成败。这个收场也把诸葛亮的形象深深烙印在日本人的心中。
(作者:李长声)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