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业已去世的我的导师陈钟樑先生常常感叹的一句话:“现在的学生活得太累了。”
先生特别信奉闲暇的自由本质,信奉闲暇对于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意义。唯有闲暇,才能照见心灵深处的天光云影;唯有闲暇,才能呈现教育的规律和本质,让生命活力四射。
但是,在一片喧嚣中,教育成了名利场,校园沦为竞技场,每个学生被赶上场,被赶着走,能够让一个人从容地学习和领悟生活的闲暇,已经被剥夺殆尽了。
当然,所有这一切,我们都会冠以一种崇高的名义,那就是为了高考,考不进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
我们教育的最高目标事实上已经彻底降格成爱因斯坦所描述的“猪栏式理想”了。我们的学生早早懂得了什么叫生存,什么叫残酷,懂得了校园就是战场,懂得了“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生存法则。他们的内心永远也体会不到生活有多么广阔,体会不到合作、宽容和爱会给一个人带来的幸福。
先生曾引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只有当孩子每天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时,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
天哪,5~7小时,说不定我们的某个致力于有效教学的专家会愤愤地跳出来,高呼:“那怎么行?学生还学不学习了,那是浪费。”
先生不仅在他的文章里写过,还跟我们郑重地说过:“教育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最不能原谅的是剥夺了学生拥有自由时间的权利,扑灭了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可惜我们在那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张全民)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