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佛大学维斯生物工程研究所的一群研究人员,将一个5.34万词汇的电子文档编码,储存到一个不足1沙克(亿万分之一克)的DNA微芯片中。这是迄今为止人类使用DNA生物硬盘储存数据最多的一次实验。
DNA是所有生物的基因数据库,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存储包含各种指令的生物信息。即使最短的DNA分子,都包含了4.4万种基因信息。若将它作为存储设备,那么1克DNA即能储存上千亿个千兆字节,相当于1000亿张DVD光盘可存储的内容。
给活体DNA里写入数据还存在诸多困难。例如,细胞死亡、分裂、变异等,都会使数据内容发生改变。所以,科学家们并没有采用活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存储,而是采用了人工合成的DNA片段。首先,将DNA片段用喷墨打印机嵌入到微阵列芯片表面。接着,将图片、文字等信息转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编码,并建立DNA链来维系这些计算机编码的顺序和位置。每一个DNA片段都包含一个数字“条码”,记录它在原始文件中的位置,这样,电子数据的存储就完成了。
DNA片段并非生物存储的唯一载体,但是和其他生物存储介质相比,DNA存储比较可靠,只要不受到极端条件的损坏,这个电子信息可保存上万年。美中不足的是,DNA存储设备的访问速度很慢,储存和读取都很花费时间,而且覆盖和重写数据也是个问题。不过,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DNA编码和测序的成本正在逐年下降,相信这项技术的商业应用为时不会太遥远了。
(作者:茶客)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