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我感到一切都晚了

老师: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现在才看到之前的自己努力多么不够,这让我有一段时间生活在焦虑、恐惧之中。从小到大,我不怎么用心就会比其他人强一些,就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我被赞美的话包围着,渐渐迷失了自己。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一直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进入高中以来,我的成绩起伏很大,我已经弄不清自己的实力,这使老师不再像从前一样重视我。高中学习生活里的各种机会,我已经没有资格去争取。我十分悔恨。现在,我一方面觉得自己可以为了理想的大学、为了进入一流的建筑系而奋斗,不管吃多少苦。另一方面,心里又有些迷惑,迷失了那么久,自信心都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到。  妈妈和班主任都说,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理想,但我内心没有真正这样想。我感到一切都晚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请老师给我一点建议。  tongchen  tongchen:  如果我说“改变永远不会太晚”,你可能不认同,因为你坚信一切都太晚了。如果我说“只要努力一切都有可能”,你或许也不相信,因为你内心没有真正这样想。那么,先说点别的。  你一再重申“一切都太晚了”,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是针对高考而言。临近考试才看到自己的差距,感叹自己能力不足,剩下这点时间远远不够实现你的理想,于是内心生出一种无力感。如果能早点警觉,努力一把就能轻松完成的事情,拖到最后居然连改变的时间都没有了。这让你很不甘心,这不是能力的问题,不过是自己松懈了,而且松懈得很不是时候。  其实每个人都有懈怠的时候,如果把学习看做长跑比赛,有人是前半程发力但后劲不足,有人喜欢中间偷个懒但不影响最终成绩,还有人晃晃悠悠看似没戏,可是后半程一冲刺也能拿到好名次。没到最后谁也看不到结局,不是吗?弦永远绷得紧紧的,永远保持好名次,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到。偶尔掉一下链子有什么呢?只要关键时刻把自己收回来。  其实高三有明确的目标一点也不晚,很多人高中阶段并没有什么清晰的目标,但走着走着也能发现自己喜欢并适合的专业。你对专业的设想很清晰,对自己目前所处的阶段也有危机感,基于这种自我觉察所做出的自我改变,是最有力量的。  你现在缺的,只是一点点信心。别忘了,你有扎实的基础。600分的历史记录,说明你有能力达到这个水平,如果尽快调整,让自己进入正常的轨道,应该不会偏离太远吧。老师的重视、周围人的赞扬,这些你弄丢了的东西别老惦记着。当你埋头努力,成绩再次提升的时候,从前的待遇可能又回来了。与其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不如赶紧行动起来。  催眠大师斯蒂芬·利根讲过一个故事—有个教练在教别人骑马时说:“当要跨越障碍时,让你的心先过去,马就更容易跨越障碍。”因为在障碍前被摔出去的人,看到高高的障碍,心中冒出的念头常常是:“这么高,能过去吗?”。于是马就会骤然停下。所以让自己的心先过去,马就会跟着过去。  考试也一样。不妨让你的心先过去,把现在看做是最后的冲刺,你在为争取进入一所好学校而做最后的努力。就算这次没能如愿,考研也是一个机会,谁说高考不成功就一定与一流的建筑系无缘?你总有扳回一局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说“一切都太晚了”还为时过早,除非你人生的一切仅仅就是高考。如果把你的学业、职业甚至一生看做一个完整的过程,那么真的一切都有可能,接下来就看你怎么规划、怎么行动了。  最后预祝你考试顺利。  郭韶明
(作者:郭韶明)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