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好细腰”被报章和人们广泛使用,一直用作对女人小蛮腰的解释。其实,楚王好细腰并非是指女人的腰,而是指男人的腰。将楚王喜欢的“细腰”等同于“小蛮腰”,是一种史实的误读。
稍稍懂些历史的人都知道“楚王好细腰”的典故,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灵王喜欢臣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唯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每天都是吃一顿饭以节制自己的腰身。臣子们每天起床后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以小蛮腰比喻女性的腰源自诗人白居易。相传白居易有姬人樊素和小蛮。樊素善歌,小嘴长得艳若樱;小蛮善舞,细腰则纤纤似杨柳。白居易最爱此二女,曾写诗赞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此后,樱桃小口、杨柳细腰便逐渐演化为对女性审美的经典意象。
但是,“楚王好细腰”典出自《墨子·兼爱》篇,典籍中明确记载:“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这说明,楚灵王所好的“细腰”,并非是一些报章所指的美女之细腰,而是指士人的细腰。
何谓士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士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男性群体的专用称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或群体,而这个阶层或群体均指男性,女性是无权称为“士”的。“士,男人之大号”,“吾国古代之士,皆武士也。士为低级之贵族,居于国中(即都城中),有统驭平民之权利,亦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义务”。由此可知,士确实是指有身份、有地位的男性。
因此,楚灵王所好的士之细腰是指男人的细腰,与女人的细腰无关,更与小蛮腰不搭界。至于堂堂的一国之君楚灵王为何偏偏喜欢男人的细腰,是否具有同性恋的倾向,就不得而知了。也许,这只是楚灵王的一种怪癖吧。
“楚王好细腰”的典故后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逐渐发生了演变,在《晏子春秋》《韩非子》《尹文子》《荀子》等典籍记载中,“楚灵王好士细腰”一句中,丢掉了“士”这个专指男性的关键字,最终竟然出现了“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的叙事记载(出自东汉名将马廖《上长乐宫以劝成德政疏》)。
再后来,随着《后汉书》和《资治通鉴》这两部古代读书人必读之书的出版发行,“楚王好细腰”的典故逐渐异化成了指称女性的细腰,且衍生出了另一则典故“楚腰”,用来形容古代女性纤细的腰身。
【责任编辑】张田勘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