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研究解禁之后

世界各国的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利用干细胞治疗各种疾病)的试验一直在进行着。干细胞研究解禁是指奥马巴任美国总统后,对前任总统布任限制使用人胚胎干细胞禁令的解除。

  

  胚胎干细胞:从解禁到资助

  

  2009年是人类胚胎干细胞全面解冻的一年。2001年8月,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联邦政府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资助仅限于研究当时已有的21个胚胎干细胞系,不得资助从新的胚胎中提取的干细胞的研究。然而,奥巴马当选新总统后,2009年1月23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全球首宗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临床试验;3月9日奥巴马签署政令,美国政府经费对胚胎干细胞研究开放绿灯;4月17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公布了干细胞研究规范草案,进一步扩展了美国联邦资金支持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范围。

  奥巴马在3月9日签署行政令时说,前任布什政府限制胚胎干细胞研究的做法是“错误的选择”。解除有关禁令是推动美国科学进程的重要一步,同时有助于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医学奇迹并不是偶然的,“如果政府没有投资,我们就会失去很多机会,错过一些好的想法”。

  尽管美国政府宣布对干细胞研究解禁,但具体的做法一直没有出台。到了2009年年底。美国对干细胞研究解禁的政策才体现为具体化。12月2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柯林斯宣布,利用私人资金制成的13个人类胚胎干细胞系已获准用于该院资助的研究。实际上,从年初宣布解禁令到年末,这是美国国家科研机构首次批准将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用于研究。

  在获得批准的干细胞系中,有11个是由波士顿儿童医院副教授乔治·戴利制成,2个由洛克菲勒大学制成。另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在对其他96个干细胞系进行评估,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干细胞系获批被用于研究。

  

  开放并非放任

  

  干细胞研究有多种,如果只是用动物胚胎进行研究,涉及的伦理规范会小一些。但如果涉及人类胚胎,则需要有严格的伦理和研究规范。因此,美国政府对干细胞的解禁并非是放任。正如奥巴马所说,解除有关限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向人类克隆敞开大门。“我们会制定严格的制度,会认真执行这些制度,我们不能允许有关成果的错用或滥用。我们的政府不会允许将克隆技术用于人类繁殖”。

  禁止克隆人只是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规范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还涉及其他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在奥巴马的要求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制订了干细胞研究规范,并于2009年7月6日公布了最终版本的干细胞研究规范,对可以获得联邦政府资金资助的干细胞研究范围做出了界定。

  美国的干细胞研究规范内容广泛而全面。其主要点一是联邦资金资助的研究范围有限,联邦资金可以资助对已制成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但不允许资助利用人类胚胎制造胚胎干细胞。而这一条在一些科学家看来实际上也是在限制干细胞研究。其二是知情同意,即对出于生殖目的通过体外受精获得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可以获得联邦政府资金支持,但必须获得精子和卵子提供者的同意。

  三是联邦政府资金不资助以下一些干细胞研究项目:孤雌生殖(卵子不通过受精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体细胞克隆技术制成的胚胎干细胞以及专为研究目的生产的胚胎干细胞等项目。

  不过,上述几项研究如果利用私人资金或州政府资金进行,则不受这些规范影响,但也不得用于克隆人。此外,美国的干细胞研究规范还放宽了对来自其他国家的胚胎干细胞进行研究的限制。

  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美国对人胚胎干细胞研究的解禁并非是放任,而是有一定之规,不可能为所欲为。

  

  iPS细胞创奇迹

  

  美国的人类胚胎干细胞解禁政策对科学研究可能有长远的促进作用,但作用有多大现在不得而知。所以,近期和2009年的干细胞研究的一些成果其实是不能把功劳算在美国的干细胞政策解禁上的。原因不仅在于美国的干细胞解禁政策是迟至年终才有一些实质性的动作,远不可能创造出科研成果,而且在于,即使干细胞研究不解禁,也阻挡不住科学研究的步伐。最突出的就是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研究。

  iPS细胞研究在2008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年度世界十大科技进展之冠。这其实是干细胞研究避开人类胚胎伦理的限制和干细胞研究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成功。然而,iPS细胞的安全性、实用性、全能性和利用效率一直受到怀疑。

  干细胞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全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形成任何类型细胞的能力,如胚胎干细胞;二是多能干细胞,具有产生多种类型细胞的能力,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三是单能干细胞(也称专能、偏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成体组织、器官中的细胞。

  而iPS细胞一直被视为不具全能性,因为它不像胚胎干细胞一样能分化成任何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因此不像胚胎干细胞一样能在再生医学中大显身手。检验胚胎干细胞是否具有全能性的“黄金标准”是4倍体囊胚注射方法。把胚胎干细胞注射进四倍体的小鼠早期胚胎(没有进一步发育能力,仅提供营养环境的胚胎),再移植入代孕母鼠体内,胚胎干细胞可以发育成正常的小鼠。

  iPS细胞只是由体细胞诱导而成的干细胞,从理论上讲不可能具有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全能性。一些研究也证实,iPS细胞不能像胚胎干细胞一样通过4倍体囊胚注射发育成活体小鼠。iPS细胞注射后形成的小鼠胎儿在怀孕早期至晚期全部死亡,这说明iPS细胞不具备像胚胎干细胞一样的全能性。

  然而,这个结论却由中国研究人员推翻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曾凡一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合作,利用iPS细胞进行4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周琪等人制备了37株iPS细胞,利用其中6株iPS细胞系注射了1500多个4倍体胚胎,最终3株iPS细胞系获得了27个活体小鼠,经多项指标鉴定,证实这些小鼠确实从iPS细胞发育而成,有些小鼠现已发育成熟并且繁殖了后代。这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既然iPS细胞具有全能性,则有可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治疗多种疾病。

  因此,美国的干细胞解禁政策固然对这一领域是一个利好消息,但现在的成果仍然延续的是以前的研究思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