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办一场婚礼到底需要多少开支?2012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普通家庭为婚礼平均花费19万,这还不包括购买婚房和轿车,“百万新娘”成批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结婚成了吸纳双方父母养老金及小夫妻全部积蓄的“收割机”。“风光几天,烦恼一生”,是不少人的真实写照。
奢华婚礼真的与幸福成正比?集著名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的海顿,与制片人妻子于艳,“一无所有”地进入围城,他们智慧的婚礼模式,给千千万万家庭以启示。2013年1月,笔者在海顿和于艳位于北京的家中,面对面采访了这对幸福小夫妻,了解到他们围绕“从零开始”发生的故事……
做通父母工作,个性演员“一无所有”入围城
2008年,海顿(原名石海顿)与于艳恋爱已3年,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这年春节,海顿与母亲正式赴于家提亲,两边父母面对面商量儿女婚事。石母首先表态:“男方买房天经地义,海顿爸虽然不在了,但孩子们的婚房首付还是由我承担。”于艳的父亲于立清和母亲也很坦率:“亲家母,咱们都只有一个孩子,总希望他们婚后条件好些。我们送小艳一台奥迪车做嫁妆。”两家人将婚期定在这年6月,婚礼所有费用由双方父母共同分担。
正月初六,石母取出家里50万积蓄,计划在东五环添置一套现房,面积80平米左右。于立清也凑齐车款,打算4月份提车。海顿和于艳本是婚礼的主角,因大项开支和婚礼的种种细节都由各自父母操办,他们少了许多“80后”婚前的焦虑、紧张与忙乱。
海顿属于实力派青年演员,这些年在《欲望的代价》、《凤凰迷影》、《喋血钱塘江》等影视剧中有精彩表现。于艳曾是《风雨龙虎山》、《新英雄虎胆》等电视剧的制片,两人也积攒了30多万元。那段时间,这对小情侣热衷于逛商场,研究钻戒、高档相机、电脑等商品的性价比。
3月5日,于艳去一家图文设计室打印个性请柬,邂逅了闺密刘蕾。于艳陶醉地向她发出邀请:“我和海顿的婚礼定在6月18日,先口头通知,随后给你送请柬。你和老公一定要参加。”刘蕾与丈夫刚结婚一年,她黯然回答于艳:“我肯定参加,但不知他去不去。”于艳揽过她的肩,问道:“怎么?闹别扭了?”
刘蕾沉默片刻,说出了自己的烦恼。原来,她与丈夫结婚时,婚房首付、轿车、婚礼费用等全由双方父母负担,两人一身轻松。然而,婚后不久矛盾就呼啸而来,因婚礼动用的全是父母的养老钱,刘蕾夫妇要还房贷、赡养双方父母,再加上人情往来、养车等诸多费用,小夫妻俩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经济压力下,其他矛盾也开始凸显,两人频繁发生争吵,双方父母也被牵扯进来……分别时,刘蕾哽咽着说:“都是奢侈婚礼闹的,这样办婚事对小夫妻是灾难,没有丝毫幸福可言。”
联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婚礼,于艳的心沉甸甸的:母亲是工薪阶层,父亲60多岁了还在辛苦拍戏挣钱。老两口身边没多少积蓄,不能因为自己的婚礼,掏空他们的老底啊!傍晚,于艳专程找到海顿,将闺密的现状原原本本告诉了男友。海顿的心也轻松不起来。2007年10月,父亲石静因车祸意外去世,母亲一个人生活不容易,现在退休在家,每月退休金刚够生活开支。自己都30多岁了,没有理由再加重老人的负担。蓦然间,海顿和于艳不再憧憬婚礼的风光与奢华,反而别有滋味在心头……
随着婚期一天天临近,海顿和于艳的心越发纠结。4月10日,于艳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北京40多对情侣,计划在5月1日集体结婚(不买房买车、不办婚礼、不买钻戒、不拍婚纱照)。他们的口号是:“简约婚礼不啃老,不做房奴和车奴,幸福靠自己创造。”于艳将网页下载发给男友。海顿深受触动,与于艳商量:“咱们能否也这样?”
于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班,这些年四处打游击从事影视剧发行,渴望拥有自己的公司。如果自己和海顿的30多万元不去办婚礼,而是作为自己公司的启动资金,岂不更有意义?她坦率地回答海顿:“我同意,咱们婚后注册一家公司。”海顿热血沸腾……
随后,海顿和于艳将想法告知各自父母。两边老人坚决反对。
4月16日,海顿和于艳将双方父母请到一起,召开特别家庭会议。海顿动情地表示:“你们把我和小艳抚养到30多岁了,已经付出了很多。我们怎能忍心以一场婚礼透支你们下半生的幸福?‘啃老’可耻!”于艳再次讲述了闺密婚后的烦恼与痛楚,并心平气和地对父母攻心:“爸妈,受时代限制,你们当年不也是什么都没有吗?但这并没妨碍你们恩恩爱爱几十年。幸福不是从一场豪华婚礼开始的。我和海顿感情很深,爱情并不会因简单婚礼而打折。婚后,幸福会敲门的。”
海顿与于艳的体谅孝顺,温暖了彼此父母的心。双方父母尊重了儿女的选择。6月18日,海顿和于艳花9块钱去民政局办理了结婚证,然后将双方父母请到一起吃顿便饭,“一无所有”地走入了围城……
走过婚姻不适,恩爱夫妻一条心
婚后,海顿夫妇租住在东四环一套两居室里。不久,小两口将30万元积蓄取出来,注册成立影视文化传播公司,于艳任法人代表。创业伊始,海顿夫妇因陋就简,没有在寸土寸金的京城租写字楼,而是腾出住处的一间房子作为办公场所。
海顿和于艳都是北京人,生活精致时尚,夫妇俩花6万多元,将办公室和卧室装修得既舒适又具个性化。浪漫的于艳还用电脑设计了一张巨型图片:她和海顿站在草地上,四只手共擎一个火炬。脚下是这样一行激情文字:梦想从这里点燃!
然而,令海顿夫妇沮丧的是,刚刚过去半年,房东就要求上浮30%房租。公司尚未盈利,房租就占据开支的一大块,两人怎承担得起?他们只得无奈搬家。此后,短短一年多时间,海顿夫妇因各种原因,竟然搬了三次家。2009年7月,小两口在南四环暂时安顿下来,于艳长叹一声:“现在我才体会到‘安居乐业’四个字的分量。要是咱们有自己的房子,怎会遭受这番颠沛之苦?”海顿默然无语……
公司涉及影视剧拍摄、后期制作、发行、外剧翻译等业务,员工包括于艳和海顿在内,共5人。因公司缺乏影响力,业务量非常有限,于艳一个月有20天无事可做,这对忙碌已成惯性的她来说,无异于折磨。海顿靠帮电视台配音、创作剧本、拍摄影视剧,辛苦挣钱维持公司和家庭正常运转。
这年8月,海顿为公司量身定做的剧本《盗火线》顺利脱稿,于艳四处融资,打算年内开机。家里没有车,于艳每天出门挤地铁。高峰期地铁车厢挤成了沙丁鱼罐头,她笔挺的职业套装被挤皱了,皮鞋被踩成了“花瓜”。海顿心疼妻子,花4万元买了一辆二手桑塔纳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