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无后为大”

  中国自西周就开始有孝道。影响最广的,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不孝有三种。以不守后代之责为大。”也就是说,孟子的原意,并不是说不生孩子就是不孝,最不孝的是没有对长辈尽到后代的责任。
  在孟子的原话中,并没有讲明其他的两种不孝是什么。到了东汉,赵岐在《十三经注》中阐述了他个人对于孟子这段话的理解:“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将“无后为大”曲解成为: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而后人误以为这是孟子说的话,实质上是汉代人赵岐的个人理解,而孟子为赵岐无端地背上了黑锅。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