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去一个朋友家里玩,朋友在厨房忙碌,我和她6岁的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电视里正演一个专题片:英国一个有志青年骑着自行车历时两年,到过美、法、德、意、荷、中、韩、日……他在纽约、伦敦、巴黎等各大城市都扛着他的旗走遍世界。画外音介绍说:他确实走遍了世界。专题片结尾,有志青年意气风发地再次肯定:我走遍了世界!
“看看人家。”我对朋友的6岁小儿说。
“他走遍了世界?”他问。
“那可不是。”
“来过我们这里吗?我怎么没有见过他?”他皱起了小小的眉头。
我失笑,但马上又肃然。这个问题并不荒唐:难道只有那些显赫的地方才是世界?——难道我们所处的这座城市不是世界的一部分?难道我们不是世界的一部分?难道我们所生活的地方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没有来到我们这里,能算是整个世界吗?
世界,字典里的解释: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世界观。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二、佛教用语,指宇宙:大千世界。三、地球上所有的地方:世界各地。四、领域,人的某种活动范围:内心世界,主观世界。
电视上的专题片是第三种解释,这个6岁的孩子的角度是第四种解释,而他通过第四抵达了第一和第二。他以本能的智慧深刻地斥责着电视里面用词的狭隘和简单。骄傲地,尊严地,把自己定义为世界的一部分。
——我们中间有多少人,经常局限在一些思维定式中却毫无察觉呢?
——我们中间有多少人,在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上,尚不如一个6岁的孩子丰厚?又有多少人,一辈子都待在一个最共性最平面最无新也无错的单薄世界?
选自《今晚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