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旅行喜欢带相机狂照,回来就存在电脑里成为一个文档,想都想不起来。我不一样,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癖好,出外旅行,包包里一定带着录音笔。录下各种我认为特别的声音,时不时回放,这成为一种旅行中流动的记忆,感受自然非同一般。
去天津旅行时,很特别,我录下了当地手工艺人叫卖的声音,天津老街、豆腐脑、冰糖葫芦、泥人张、街头杂耍,形形色色,声音富有特点,很有穿透力,特别动感。这种声音绝对是专利。喝着豆腐脑,听着动人的叫卖“音乐”,心情大好。回家后,每每觉得意志消沉,生活无味时,我就打开听这样的声音,顿觉活色生香,人生趣味扑面而来,马上冲出门去吃一碗豆腐脑,好了,没事了。人生简单一点无妨,人家小手艺人都能活得有滋有味,我有什么不能呢?
去马尔代夫旅行时,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在夜深人静时,打开录音笔,躺在木屋的地板上,录海浪的声音,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变化无穷。马尔代夫除了海还是海,这对于我这个久住钢筋水泥大都市的人不可多得。这样的声音成为我以后无数个都市夜晚的催眠曲,心烦气躁时,打开一听,就平静下来了,感觉自己回到了海边,好像比什么音乐都管用。
最有回味的一次是在香港,我在维多利亚港边欣赏夜景,旁边有个弹吉他的流浪艺人,正弹一首深情的《致爱丽丝》,很感伤。那一年,我正逢人生低谷期,那样的曲子让我面对香港的夜景,忍不住潸然泪下,我录下了这一瞬间。灯红酒绿下的吉他曲,更让我对香港的繁华和寂寞有了深入的理解。重听时,我已恢复了生活的常态,与爱人在一起,我聊起自己香港旅行时的心情,仿佛电影倒带。
最好玩的一次是在四川重庆,我坐在小店里吃担担面,遇到一对、夫妻用川语吵架,四川话很好听,像唱歌,这对夫妻很有意思,吵起来俗词俚语脱口而出。一句脏话没有,却吵得火苗乱窜,星火燎原,功夫啊。我坐在一旁,偷录了这一幕,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只是觉得这一幕太生动,忍不住就想录下来。这就是生活的原汁原味吧,连吵架都能新鲜活泼。无数次,当生活中出现琐事争吵时,我就打开听这对夫妻的吵架,常常扑哧一笑,真的,很快火气也消了,夫妻拌嘴旁听特别好玩。
去越南的那次很有点冒险,越南街头很多的摩托车呼啸而过,我坐在街角喝咖啡,录下了摩托车穿梭的声音。无数次再听时,越南的风声就停留在我的耳边,让我想起第一次坐陌生人摩托车去美奈集市时的情景,耳边是海风,越南黝黑的摩托车司机用熟练的英语回头同我讲话,我心里有戒备,不停地说:SLOW。摩托车的风声伴着异国风情扑面而来。
还有一次,是在新疆吐鲁番搞篝火晚会时,气氛特别活跃,干木柴烧得“哔哔剥剥”,火苗乱窜,像炸开的豆子,清脆入耳,特别好听。大家围看火堆载歌载舞,我也特别放松,第一次喝醉了,居然唱起了新疆民歌,我录下这些声音,听到“干柴烈火”的声响,还有我自由的歌声,心里像开了花。
去年,偶然看到一个经典片《春逝》,里面的主人公用话筒录风吹麦田的声音,我好像找到了知音,居然真的有人跟我有同好啊。
生活常常是由各种声音组成的,我的录音笔随着我的旅行记录着各种生动的声音。今年我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把各种声音刻成一张碟,汇集编辑合成后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我亲爱的朋友们,我相信,这是比照片更持久和深入的记录。我的朋友们现在也学着我,出门旅行,包包里多了一支录音笔。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