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一种误导

  以前我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症结是,只讲应试,没有素质。现在我认为,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前段时间,我看到电视上一个疯狂老师的故事,那个老师卖房卖地卖母亲的棺材,动员全体教员贷款百万元,把学校办得很豪华,连游泳池,旱冰场都配置了。

  他充满激情地讲道,他要创造出城市化的教育环境,他要让农村的孩子享受到城市的待遇。他动容地讲道,他第一次到上海,就不想走了。他指着东方明珠的照片,对学生说,为了让你们住进去,我愿不惜一切代价……那一刻,老师的眼里闪着泪光,那一刻,我也落泪了,并不只是感动。

  人们都到城里做什么呢?城里真有他们需要的一切吗?

  当听到区里派人下来报道一个乡村老师,执著坚守底层教育几十年的事迹时,我突然悟出了困惑的缘由。这样的事件太多了,太平常了,也太感人了。看到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理想而隐忍而努力,谁能不叹息一声又一声呢?可是,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呢?

  除了课本之外,那些无限付出的教师,给学生们都灌输了些什么呢?老师说,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走出去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老师说,孩子们,我们这里山穷水恶,只要走出去,哪个地方都比这里强的。老师说,孩子们,到城里去,到最大的城市里去,比如北京,比如上海,比如纽约……

  他们一直把学生往外部世界引诱,让学生离他们自己的内心,离他们扎根的家园越来越远越来越远……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