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没有“互联网思维”这种东西?有两个例子使我相信,需要换一种思维。
一个例子是,有人拿一只绒布的玩具小马。在它背上放一张百元大钞,拍成照片,寓意“马上有钱”。图片传到网上,一炮而红,超过两百万网友喜爱它,议论它,传播它。适逢圣诞,它成了最火的圣诞节礼物。
这个小小的创意,跟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有一点类似。总是看到有人做出来以后,大家才一声惊呼:原来这么简单。
“马上有钱”,不就是在一匹马的背上摆着钱吗?从原来习惯的文字思维,转变成漫画式的图像思维,这个小小的游戏,带来了大大的喜感。
借助于汉字的象形联想,把马的图形跟钱的图形联系起来,这就是“连接性”。而互联网就是专门干这个的,能连接的都要连接,目测不能连接的,创造条件也要连接。以前想不到的连接,现在变成创意。创意成功的标志,就是给本来普通的事物赋予价值,点石成金,带来收益。
据说,玩具小马卖火了。不仅如此。“马上有钱”引发了广泛的接力创意。“马上有饭碗”“马上有时象”“马上有一切”鱼贯而来。蔚为大观,趣味盎然。“马上有钱”的创造者,未必能想出“马上有对象”。但不要紧,初始创意启发了后来者,别人会接着创造。这是意义更加重大的连接性。
所谓“互联网思维”,核心一定是寻求并实现连接性。以前讲市场经济的基本假定是“经济人”或“理性人”,而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信息经济则不同,它的基本假定是“游戏人”。“游戏人”强调个体平等基础上的多元创意,同时强调通过连接而形成的集体合作,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想想扎克伯格。他不好好念书,就想着怎么找个方法便于泡妞,结果就有了“脸谱”与新经济。他就是“游戏人”之典范。
惯于严肃思考的国人,可能会觉得“马上有钱”之类的游戏低俗而不入法眼。这里有个严肃的例子,同样说明上述道理。这个例子就是曼德拉。
有论者说,曼德拉的政治倾向与真实内心有问题。他与卡扎菲这一类的人物过从甚密。而在他治理下的南非,黑白仍然冲突。治安不济,强奸率很高。所以,曼德拉不值得崇拜。从事实上看,这些都没错。但曼德拉的意义在于。他把很多极不相同的东西连接起来了,他本人就是个巨大创意。曼德拉用自己的一生。将狂暴而激进的斗士与“和解政治”相连接。将现世斗争与宗教宽容精神相连接。将黑人与白人相连接,将南非与世界相连接。他的肤色与苦难,他的27年牢狱生涯,他的高尚理想与不妥协。他的凤凰涅榘式的自我升华,都可以从南非的具体治理现状中拔起来。变成全球流通的文化符号和政治符号。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各色人等,会接受这种符号,并自愿地参与进来,自我反思,共同创造。
因此,在曼德拉身后。多国政要齐聚南非。他再次将南非与世界相连接,吸引了全球的注意力资源,创造出史上卓见的全球传媒景观。他的葬礼,简直像超级粉丝聚会,因为他的确在全球层面上创造了一种人人可以参与的、跨文化相连接的游戏场景。
可是,这一切对于我们改变中国的实践有什么用处呢?或许唯一的用处是,激发我们改变思维方式,从不可思议处建立新的连接,创造出新的意义、新的价值以及新的游戏。
选自《南都周刊》
图/丁聪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