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他出生于印度古吉拉特邦北部的马赫那县沃德讷格尔村,是一个下层种姓家庭的第三个孩子。出身寒酸的他,只得跟着父亲在镇里的火车站卖茶。或许只有这样,才能混个肚子饱。
煮茶、泡茶,看似任何人都会做的事情,他却比哥哥做得“精到”。因此他亲手泡的茶,总是比哥哥的卖得快些。
哥哥泡茶,中规中矩,完全听父亲的吩咐:只要有茶味就行。不光是他家的茶摊,火车站里几乎所有的茶摊奉行的都是这一点。
一天,他的“精到”之处被父亲发现了。原来,他在父亲或哥哥泡好的每杯茶里,自己又加了一小撮茶。就是这一小撮茶,让茶水变浓了,变得有了“茶味”。也因此,他家的茶摊赢来了更多的顾客。
回到家中,父亲非常高兴,夸他有经商的头脑。他却说:卖茶,卖的是良心。我没有考虑如何去招引顾客,我只是想,顾客给了一杯茶水的钱,就要给他们一杯对得住自己良心的茶。因此,在下手的时候,比你们狠了一点——每杯都多给了一小撮茶。在我的眼里,我不觉得只是赢来了顾客,更重要的是赢得了人心。
这个“多给一小撮”的小男孩,还有一个“卖茶小贩”的别称,他就是在2014年号称“世界最大的民主选举”的印度人民院选举中胜出,并“毫无悬念”地当选为印度总理的64岁的纳伦德拉·莫迪。
莫迪及印度人民党能够大获全胜,好多人都在猜测,这与莫迪在竞选期间,大打“经济发展偶像”“卖茶小贩”“低种姓出身”等悲情牌标签有关。而莫迪却说:从卖茶小贩到印度总理,我始终没忘记一点——不管何时何地,都要记得多给别人“一小撮”。
(张志军摘自《知识窗》2014年第8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