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嗔所住的茅山,山路很窄小,由一些小青石板拼接而成,石板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没有人负责修葺,有些路段石板已经变成碎石,不太好走。
戒嗔的师父智缘,佛法修为高深,极受小镇里的施主欢迎。
每隔些日子,智缘师父便会在寺里讲些佛经里的故事。
有一次,在智缘师父说故事日子的前一天晚上,下了场大雨,山路被雨水浸泡后,变得很泥泞,稍一用力踩上一脚,便会把石头下面的泥水带出来。因为知道智缘师父第二天会在寺里讲故事,所以即使山路很不好走,还是有不少施主赶到寺里。这样的路途,施主们的鞋子上都难免会沾着不少泥土,虽然进寺之前,那些施主们也会在门旁的石块上把脚踏干净,但这样做依然不能彻底,只是一小会儿,戒嗔就发现寺前院的水泥地,已经满是泥块了。戒嗔叹气道,看来下次应当放个刷子在门前,这样可以把施主们的鞋子弄干净些,可以避免弄脏院子,也不会影响别的施主了。
戒嗔听见有人笑,转头去看,原来是智缘师父。智缘师父从旁边走过,迈进满是泥水的小院,他小心地走着,每一步都踏在院子中干净的地方。
走到佛堂前的智缘师父又转过身对他说,戒嗔你看,泥水虽多,但是这样走就不会污染到鞋子了。
生活在尘世中,哪有那么多净土?总要学会自己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落足于泥水中还是在干净的水泥地上,选择权最终还是在你自己手中。
(鸭梨摘自《咸阳日报》2014年5月21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