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7月的一天,陶行知坐上了从南京到重庆的火车。
在三号车厢里,坐在陶行知后面的是一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或许是孩子不适应车厢里沉闷的空气,刚上车不久,孩子就在母亲怀里哭闹起来。平静的气氛瞬间被孩子的尖叫声打破,乘客们很是不满。一位小伙子嘟囔着:“这孩子怎么这么吵?”另一位中年乘客站起来警告年轻的母亲:“你再不让孩子安静下来,我就要找乘务员投诉了。”被乘客们这样一说,年轻的母亲显得很着急,但是她无论用什么办法,孩子就是哭个不停。
坐在前排的陶行知此时也站了起来,他走到年轻母亲的身边,伸出双手:“来,让我抱抱他。”年轻母亲看着头发有些花白的陶行知,先是有些迟疑,片刻之后还是将孩子交给了陶行知。陶行知抱起孩子,冲他微微一笑,然后示意其他乘客不要说话。就在车厢里安静下来后,陶行知轻轻哼起了《摇篮曲》:“小宝贝快快睡,梦中会有我相随。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说来真是神奇,在陶行知的臂弯里,小孩不再哭闹,伴随着歌声,小家伙竟然甜甜地睡去。
有人就说:“这位先生这么会哄孩子,在家里一定是个好父亲。”还有人问陶行知:“你一定有什么哄孩子的法宝吧?”陶行知看着睡熟的孩子,轻声说道:“是的,我有。但是,你也有这样的法宝。”那位乘客有些意外:“我不会哄孩子呀。”陶行知反问他:“难道你没有爱心吗?”车厢里一片寂静。
爱心是擦干泪水抚平伤痛最好的法宝。这样的法宝,你我都有。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原拿出来而已,哪怕是面对一个懵懂的孩子。
(编辑 欣然)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