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思想家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在窗外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单独责骂了他。耕柱子很难过,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为何被严厉责难?”墨子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鞭打羊?”耕柱子回答:“当然要鞭打马。”墨子追问他为何这样,耕柱子说:“因为马跑得快,才值得鞭打。”墨子说:“正因为你像马而不像羊,所以值得批评。”
在成长路上,面对苛责,甚至鸡蛋里挑骨头的吹毛求疵,也不要一味觉得委屈,更不能破罐子破摔。试想,若不是关心你,怎么会批评你呢?在批评者眼中,你就是“值得被鞭打的马”。因此,面对责备,应坦然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极力辩解,只找客观因素,不找自身原因,次数多了,别人便会失去信心,你也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正是这些挑剔,给了你臻于至善的机会,帮你完善人格,使你每临大事有静气。
选择当一匹被鞭打的快马还是一只不被鞭打的羊,将会决定你的人生是辉煌还是平庸。
(刘谊人摘自《当代健康报》2015年5月7日)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