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益州知州张咏听说好友寇准要当宰相了,既高兴又有些惋惜,部下问之何故。张咏说:“寇公奇才,可惜学术不足。”意思是说,寇准是当世奇才,但是,不太注重学习,不爱读书,容易造成知识面窄,限制了才能的进一步发挥。因此,张咏很想有机会找寇准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劝他多读些书,才能更好地做好宰相。
时间不长,两人有了见面的机会。老友相会,格外高兴,寇准摆下百禽宴,盛情款待他。酒逢知己千杯少,杯盏交错,两人喝得好不痛快。临分别时,寇准诚恳地请张咏赠言指教。机会来了,正好借此劝他多读书,可张咏转念一想,人家毕竟是堂堂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好意思说他书读得少,这让人家脸往哪里挂!于是,张咏沉吟片刻,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不明白张咏这话是啥意思,而张咏又不肯多说一句,于是,两人依依惜别。
回到相府,寇准忙找出《霍光传》仔细阅读,当他读到“不学亡术,暗于大理”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张咏话中之意,自言自语道:“此张公谓我矣!”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地位相同于现在的寇准,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他居功自傲,不肯学习,不明事理。寇准虚心接受张咏的赠言,改掉自己的缺点,读书奋进,最终成为一代名相。
张咏一针见血看出了寇准身上的缺点,可是,再好的意见也要有个恰当的传递方式才能让寇准接受。如果不分场合,不顾及面子当众讲出来,显得太过直接,另一方也未必能虚心接受。于是,张咏巧妙地“借它书上言,传我心中事”,婉转表达了自己要说的话,聪明的寇准很快领会其意,诚恳接受,并从内心佩服张咏。
在人际交往中,婉转含蓄有时比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也更能表现出对人的尊重,避免尴尬,从而达到预期的结果。
(编辑 之之)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