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分”在一个人的成长成才之路上能起多大作用?心理学家曾就这一问题做过一个实验。
他将年龄相仿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认同才能是由天分决定”的天才论组,另一组是“努力可以让人变聪明”的努力论组,然后,让他们一起解题。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天才论组的孩子遇到难题时,大多干脆放弃、拒绝回答;而努力论组的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总能够尽力摸索,不轻言放弃,最后的表现甚至超过预期,交出了比天才论组更亮眼的成绩单。
于是,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定型心态”是让天才论组孩子表现不佳的根本原因,他们遇到难题时,往往会认为自己还不够聪明,从内心深处无法认同自己能够做好,这成为阻碍他们成长的关键;而“成长心态”的努力论组孩子则表现得截然不同,他们坚信努力会让自己更好,会把每次挫折转化为改善自我的机会,反而意外开启了学习、发展、适应的无限可能。
一百多年前,美国时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就说过:“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持之以恒的精神。才华不能,有才华但不成功的人随处可见;天赋不能,有天赋无回报的几乎是句谚语;教育不能,这个世界挤满了受过教育的被遗弃者。因此,只有毅力和决心是万能的。”
(吴德宝摘自《知识窗》2012年9月)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