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草原的地下,生活着一种象鼻鼹鼠,它们几乎终生不到地面上来,只在地下掘洞寻找植物的根茎为食。因生存方式特殊,它们的眼睛已退化得只有光感,耳朵也没了听觉。但长长的鼻子却极为灵敏,能嗅美观100米外根茎的味道,两颗宽长的门牙和尖利的前爪犹如挖掘机,让它们一个小时就能掘进30余米。
按常理讲,视觉、听觉极为重要,但象鼻鼹鼠的眼睛、耳朵对生存并不实用,于是它们干脆退化掉,进化的则是嗅觉和牙齿。
而我们测验一个人知识拥有量,有时却不能让人乐观:某单位公开招聘一批员工,对应聘者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馒头是谁发明的?”“孙悟空的师父是谁?”等等。
这些知识并没有实用意义,犹如象鼻鼹鼠,它若生有明亮的眼睛、敏锐的听觉,便不适应在地下生活,等待它的只能是灭亡。
我们应该磨练、增长有益于服务社会和自我生存的能力,而如何自觉抵制不实用的知识,象鼻鼹鼠可贵的退化无疑给了我们深刻启示。
(编辑 辛英)
(作者:周铁钧)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