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一般不去设想老了的时候,我说的老了是指丧失了活力,行动受限,思维迟钝甚至大脑萎缩,总之,需要别人照顾才能生活这样一种境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医学的进步,文明进一步提出了要求,全体社会必须要考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我在日本老人院看到令人心颤的一幕,几个老年人如同孩童一般,围坐在桌子面前,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完全是一副天真的孩子相,见到志愿者,先是惊愕片刻,然后渴望交流,而那些志愿者,就像哄孩子似的带着老人做着幼儿园小班常见的游戏,竭力让他们开心。老人对游戏的反应真诚,但不如孩子们灵活,让人看了五味俱全。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老,但不一定老了一定是这般境地。许多人可能没到这一地步就寿终正寝,所以并不关心老龄化问题。目前的医学还没办法不让大脑萎缩,什么器官都可能换掉,但大脑不可能换掉,就算今后科学发达了,大脑也可以换新的,但换了也就不是你自己了。医学的可悲在于局限。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几个层面的状态,仔细想想是个很深的哲学问题,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没人怕生,但没人不怕老,不怕病,不怕死。自然界不管你怕不怕,它一定按照规律生老病死,万物轮回。
知道这一点,就应该珍惜自己的年富力强,照顾别人的衰老病重,我今天在老人院的书法展览上看见一老人写下“不惜身命”四字时,心中感慨万千。
(灵芝摘自《马未都说•厕上篇》)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