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大家马未都,关于如何鉴别真品和赝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不研究赝品,更何况每件赝品的破绽都是不同的。每个月,我都要抽空到博物馆泡上一整天,不干别的,就是盯着古董看,一直看熟看透为止,收藏界管这叫养眼。经过这样反复无数遍的养眼,眼睛就只会适应真品的感观,今后一旦看到赝品时就会觉得非常扎眼。
马未都有关文物鉴定的方法,让我想到英国银行协会对职员的培训,在培训期间,学员们一张假钞也没摸过,训练时用的都是真钞,上课时讲的都是真钞的特点。对此,专家们是这样解释的:学员们通过反复接触真钞,他们的手指、眼睛都习惯了真钞的感觉,以后在工作中,一旦遇到假钞,他们就会感到特别不习惯。
同样,识别好人和坏人,并不需要我们同坏人泡在一起,去了解他们的习性和特点,只要我们多与好人交流和接触,那么,好人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就会不断地“滋养”我们的眼睛、心灵和感觉,以后一旦遇上坏人,就会觉得“非常扎眼”、“特别不习惯”,从而识破坏人的伪装和伎俩。
(编辑 慕容吟)
(作者:黄小平)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