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宁静不是环境的安谧,也非地域的宁寂,而是将身心放置在一个不受喧嚣干扰的地方,无论周围多么嘈杂,让思绪和心态被恬适包裹,从中派生出超然的境界。
宁静明似清风、皎如朗月,从容不着骄矜,高洁拒染狂傲,淡泊犹存济世,纵然形势迫临千钧,生死系于一线。
宁静是血凝鬓眉,背负刑绳,仍抖甲扬靴昂首踏上风波亭,心绪从容,来世定将收复疆域,报国雪耻,“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宁静是拖镣长街,壮志不泯,不恐先死而忧后生,仰望长天喟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宁静是血战梅岭,被困孤山,面对重重敌兵安然不惊,抖抖军衣,掸掸军帽,掏出笔记本慢慢翻开,眼望飞霞暮日,从容落笔:“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莘莘学子以从容的大气去履行宁静的高尚。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会有浮躁喧哗的充斥,宁静的心境是否已被湮没、不合时宜?
能守护宁静,须经岁月的磨砺。
其实,只需自繁华中取静,于闹市中独立,在喧嚣中慎思,在纷繁复杂中为心灵营建一隅安详宁谧,便可摒弃浮华,培养出行德重善的君子风范、士人品格。
(汪新才摘自《中国青年》2008年第20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