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贵公》篇记载了“荆人遗弓”的故事。有个楚国人遗失了弓箭,却不愿去寻找,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去找呢!”孔子赞赏这种态度,但仍然做了补充,说:“去掉‘楚’这个限定,‘人失弓,人得之’就完美了。”老子听到了孔子的话,淡然说:“去掉‘人’就更完美了。”在老子眼里,天地万物,虽然此消彼长,却息息相通,归属于同一个整体。所以根本不存在所谓“你的”、“我的”,当然也不存在所谓“得失”。老子在孔子去掉一个“楚”字的基础上,再去掉一个“人”,人生得失,拈花一笑,顿时显出几分幽悠禅意。
《国策·颜 斤蜀 说齐王》中,颜 斤蜀 不畏横强,洁身自好,拒绝齐宣王高官厚禄“食必太牢,出必乘车”的许诺,说了这样一句名言:“ 斤蜀 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虽然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这是针对齐王“食必太牢,出必乘车”的世俗诱惑而言,但我反复体味颜 斤蜀 的这句名言,总觉得“当肉”、“当车”这两个词不尽完美,对颜 斤蜀 的高洁特立有云雾蔽日的不显,仿佛颜 斤蜀 从齐王那里告辞回家后,人生漫长清寂的日子中,当时的潇洒,会导致日后内心深处的一两分酸意。类似于寺庙庵堂中那些不完全的修行者,把豆制品做成鸡鸭鱼肉的形状,“当肉”、“当车”的世俗。
但我是真的相信世上有颜 斤蜀 这样的事,有颜先生这样的高洁,我不愿将来有读书的人误解或歪曲颜先生的“当肉”、“当车”。私下里,在我的读书注评中,我把这两句改成为:晚食以知味,安步以知心。窃以为大概可接近于颜先生悠然闲处、平淡体真的人格和风度。
(编辑思迪)
(作者:张渤宁)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