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时期,朝廷准备在京师汴梁(开封)东北一座烧毁木塔的原址上修建一座琉璃面砖瓦式开宝寺塔,当时擅长建筑宝塔和楼阁的著名建筑师,有“宋朝开国以来木工第一人”之称的喻浩被任命为这座塔的设计师。
开封地处黄河岸边,地势平坦,周围没有高大的山脉,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里都吹西北风。
喻浩接受任务以后,多次到建塔的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地势地貌及周围的环境,最终设计出了这座当时京师最高塔的图纸:塔高59米,共13层,向上逐层递减。
工匠们按喻浩设计好的图纸进行施工。在塔的地基施工的时候,有工匠就发现,西北方向的地基明显比东南方向的低,也就是说,整座塔的地基由东南方向往西北方向呈缓坡状。工匠以为这是喻浩设计时考虑不周出现的失误,于是小心提醒喻浩,喻浩没有作过多的解释,只是让工匠们按图纸施工。
当塔建到第6层的时候,这座塔的倾斜已经非常明显,于是工匠们再次提醒喻浩,但喻浩依然没作任何解释,嘱咐工匠继续按图纸施工。
整座塔完工后,经过精雕细刻,这座塔看起来气势恢宏,登塔眺望,京师风光尽收眼底,极目远望可见黄河如带,大地似茵,游人至此,飘然如在天外。美中不足的是,整座塔的塔身向西北方向倾斜,活脱脱一座斜塔。
有人据此怀疑喻浩在整个工程的设计建造中偷工减料,这是一个典型的豆腐渣工程。对此,喻浩是这样解释的:京城地势平坦,没有高山,而且常刮西北风,如果按常规方法设计,用不了多少年,这座塔就会被风吹得倾斜,有倒掉的危险;现在设计成倾斜的样子,让风吹它个近百年,塔就正了。
人们听后,无不为喻浩跳出常规、不走寻常路的设计理念所折服。
一百年后,原本倾斜的开宝寺塔真的不再倾斜,被风吹正了。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