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一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而爆红网络的“脑瘫作家”余秀华引发了众人关注。有人认为,众多媒体的关注对于诗歌的发展是好事,让人们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诗歌上。但也有人认为,媒体对于余秀华的报道更多是把她那首“标题党”的诗,以及“脑瘫诗人”和农妇身份当噱头,并没有真正关注她的其他优秀作品。这样的报道对诗歌发展有反作用,对余秀华本人也是一种伤害。对此,你怎么看?
@浮云先生无悔:读诗不一定要看人,就像看人不一定要看背景。若你对一首诗有了感觉或是共鸣,又何必在意她是一位脑瘫患者呢?媒体还是应该把关注点放在诗歌本身。
@张起灵就是任性:这样会让人觉得媒体是因为她的脑瘫才去关注她,而不是因为她的作品,对于作者本人而言,她是一个诗人,媒体却关心她胜过关心她的诗,作者也会很痛苦的吧。
@傲然の女王痕:余秀华是热爱诗歌的,如今社会的人却是热爱八卦的。人们把舆论压力倾注在余秀华身上时,注定会伤害到她,影响到她的生活。等脑瘫诗人的热潮过去后,人们依然用八卦的心态去嘲弄着另一个人。谁会再去关注诗歌本身的发展?这的确是个问题。
@美瞳眼里没有你:余秀华是因为才华而被发掘的,但是有些媒体把重点放在了余秀华本身的缺陷上,余秀华要的是能证明自己有存在价值的认可,不是社会随意泛滥的同情心,她根本不需要那些。
@悠悠羽瑶:其实媒体的这种做法是有双面性的,好的一方面是鼓励作者,也对大众起到了励志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媒体大面积地报道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让人觉得是一种吸引人们眼球的“噱头”。不过我认为报道是积极性的还是消极性的,主要在于大众的心态。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