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七年(1752年),皇太后六十寿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帝,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但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
看到秦大士的文章,乾隆觉得,新科状元非此人莫属。但是,当乾隆看到秦大士的籍贯时,不由得犹豫起来,他想起了另外一个人——南宋大奸臣秦桧。乾隆心想,两人的籍贯相同、姓氏相同,这个秦大士会不会是秦桧的后代呢?万一是就麻烦了,奸臣的后代怎么能当状元呢?传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乾隆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越想越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必须查个水落石出,于是立即召见秦大士。见到秦大士后,乾隆开门见山地问:“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满心欢喜而来,万没料到,皇上竟会有此一问——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他确实是秦桧的后代!
事关重大,秦大士趴在地上,顿时汗流如注,不知该如何作答。他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如实相告,前程肯定完了;如果矢口否认,就犯了欺君大罪,脑袋要搬家。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有好结果。秦大士思索片刻,壮起胆子高声说道:“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当时的情境下,这短短的七个字,含义实在太丰富了。首先,他对皇帝的疑问不置可否,虽然等于默认了是秦桧的后代,但又没明说,留下一条退路;第二层意思更妙,“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思是只有宋朝当时的昏君才会让奸臣当道,而大清朝现在有您这样的一代明君,怎么可能出现那样的奸臣呢?
乾隆何等聪明,哪会听不出弦外之音,更加欣赏他的过人才智,当即龙颜大悦,欣然点秦大士为新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