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克鲁尼主演的电影《继承大丈夫》中有一句台词相当发人深省:“给孩子足够的钱让他们可以做些什么,不给他们太多的钱使他们无所事事。” 关于物质,父母应该给孩子多少,其实是一门爱的学问。有人认为能给多少就给多少,恨不能把自己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财全部送给孩子,孩子生活无忧,父母才觉得自己尽了责任,可以安心离开这个世界。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不储够数百万现金坚拒生育,也有朋友告诉我,孩子刚上中学,他已储够了600万教育基金。 我问他读书真要这么多钱吗?他说没关系,多下来的钱送给儿子,让他升不了学找不到工作时也能衣食无忧。 我不知道当一个年少的孩子听到父母说“考试不好没关系,大学不收你没关系,找不到工作不要紧,你有600万保障”时,会不会从此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会不会不愿付出勤奋和努力?会不会遭遇挫折时比一般人更容易放弃?会不会不再寻觅自己的梦想?会不会视一切得到为理所应当? 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接受妥帖教育,能力足够的话,给他们一点钱,支持他们做想做的事,已经很好。但是,太多的钱则会磨蚀孩子奋斗的动力,一个人生存于世却找不到目标,终日无所事事,无法在奋斗的过程中发现自我价值,是人生最大的悲剧。 (英华摘自《时文博览》图/卢金伟)
(作者:高慧然 来源: 《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