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从汉文帝开始,一直到景帝武帝,整整陪了三朝皇帝,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七十场战争,但最终也没封侯。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谈及人生“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时,开头一句便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文帝就说李广命不好:“惜乎,子不遇时。”他说凭李广能骑善射,骁勇善战,若是跟着高祖打江山,封个万户侯是小菜一碟。然而,命运真的不垂青他。出去打了那么多仗,冥冥之中,不是这儿出点差错,就是那儿出点纰漏。总之,就是不能建功立业。
他的人品没得说。士兵吃饱了他才吃,士兵喝足了他才喝,一辈子廉洁奉公,家无余财。他自杀之后,认识不认识的人都为他痛哭流涕。可见,他有口皆碑。李广有个堂弟叫李蔡,同他一起出道,比他水平低多了,后来不仅被封为乐安侯,还在武帝朝做了一阵子丞相。你说这个事,去哪儿说理去?
关键是,一个人在坏命运中待久了,不管自己信不信,别人首先就信了。
他参加的最后一战,是漠北之役。临壮行的时候,汉武帝特意嘱咐大将军卫青,不要让李广打头阵,嫌他晦气。《史记》中原话是这么说的:“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数奇”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命数不好。
一个人,自己认命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别人也认了他的命。本来,已经陷进了生活的绝境,这时候,世俗的眼光,就又变成了一条条绝路,横亘在面前。
绝境尚有涯,绝路无尽头啊。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