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维基百科,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十大单曲中有些明显是伤感的歌,比如《风中的蜡烛》。音乐确实会影响人的情绪,从而有些心理学实验把音乐当作调节情绪的手段。但是一般来说,人们都想尽量高兴点才对,为什么会喜欢伤感的歌呢? ~~安全距离理论~~ 音乐引起的伤感和真正的伤感不同——毕竟不是真的,没有什么后果。因此,听歌的人可以感受一种情感而不必被它笼罩。根据这一理论,一个人可以通过听RadioHead的《Creep》而感到自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同时不必真的是一个失败者。 ~~共同痛苦理论~~ 音乐中的伤感起到这样一种作用:它让我们逐步感到被理解,感到自己不是世界上唯一的伤心人。音乐带来的伤感和真正的伤感,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有人共同分担的,而后者是自己一个人的。前面提到的世界十大畅销单曲之一,EltonJohn的《风中的蜡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首歌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之后发布,它使世界上很多戴妃迷可以分担这一痛苦,否则他们就要独自承受。 ~~乳腺素理论~~ 乳腺素是一种同平静、幸福、安宁感相关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用来抗衡悲伤情绪,防止人们进入不可控制的抑郁。伤感音乐可以在没有真实伤心的情况下,引发这种对抗负面情绪的荷尔蒙,从而让人享受这一过程。 伤感的音乐并不会引起负面情绪,相反负面情绪会引起对伤感音乐的需求。 (朝花夕拾摘自译言网)
(作者:freecity 来源: 《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