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练琴的时候,我很少在旁,我是故意避开的。因为我在场时,你会弹得特别卖力,为什么我反而要躲开呢?
就因为你弹得特别卖力!
我发现,当我不在时,你会一小节、一小节地反复练习,打磨那些细微的地方。只要我一走近,你为了表现,往往立刻加快速度与力量,弹出华丽的段落。
这使我想起初中时在公园里参加写生比赛,当有人在我身后围观时,为了博取赞美,总是在不该渲染的地方渲染,在该打背景的时候画了前景。画的过程固然很“炫”,完成的作品却是失败的。
渐渐地,我知道了,围观者是不值得放在心上的。他们如果不内行,那评头论足的话本来就没有价值。即使他们说得有理,也只能参考,毕竟作画的是我,而不是他们啊!
我还想起大学刚毕业,主演话剧《武陵人》,头一场戏之后,有位演员高兴地拿着报上的剧评宣读。编剧张晓风女士却淡淡地说:“何必介意别人写些什么?先想想那写评论的人,有多少分量。他说好,值得我们多么高兴?他说坏,又能减损我们几分?”
当时,我十分诧异这位平常谦虚无比的女作家,居然会说出那么狂傲的话。事后想想,却觉得这正是一位艺术家应当持有的态度。
无可否认,人有群性,听到大家鼓掌,还没弄清怎么回事,也便跟着鼓掌。问题是,如果我们处处听别人的,哪里还有自己?
如果不能克服自己天生的弱点,如何战胜别人?
(张甫卿摘自《感悟》2011年第11期 图/张翀)
(作者:刘墉 来源: 《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