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似乎是苦的代名词。 婴孩降临于世,呱呱啼哭,母亲早就准备好黄连水,用洁净的纱布蘸着,润在孩子娇嫩的嘴唇上,孩子似乎不知其苦,还有滋味地吧嗒着小嘴。这蘸了黄连的纱布,母亲接着又用来擦润孩子的口腔。此时的孩子,或许被这入口的苦汁所惊,哭声愈响。这种擦润口腔的方式,在我家沿袭几代。黄连,在我们的生命之初,是与我们最先接触的来自自然的气息吧。 母亲说,这要在婴孩吮吸乳汁之前,谓之曰:先苦后甜。等知道什么是甜的,那苦则愈苦,小儿会紧闭小口,苦汁难进,甚至有呛水的危险。这样的擦润,让初临于人世的生命,知道入世是“苦”字当头,生命的征程,苦难是对平淡人生的补给。 (邓卉卉摘自《城市金融报》2012年5月15日)
(作者:张梅 来源: 《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