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聆听之前,必须让自己变成一只宽口大腹的瓮,把陈年的灰尘泥垢刷洗干净。不管听来的是一把带刺的莽草,还是几朵盛放的小花,插在瓮里,任意伸展,别有一番虚心承受的古意。 要一无所有地聆听别人的陈述,几乎是不可能。不过,至少可以秉持诚意,不必急着做是非判断,先听听他人的心声。 最怕的是,在聆听之前,中了流言谣传的箭,把对方打入冷宫,连带地,将对他的信任与尊重一掌瓦解;就算对方具有诚意前来倾诉事件的脉络,也会因为言谈过程的恶意而宣告破裂。只要是活生生的人,都会这么想:“既然你没有诚意听我述说,所有的解释都是徒然!” 也许,这是人际的矛盾,容易听信第三者的判断,而不愿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尤其不愿听信当事人所说的。总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会恍然大悟,一段友谊的破裂或合作事业的夭折,其实不是因为对方是个坏人,而是自己先行认为他是个坏人。 有一种聆听特别需要忘我,也许是在短程的公车里听到放学的孩子们欢笑交谈;也许是走到陌生的风景里,听到季节捎来的一段小道消息,或是一条溪涧的自言自语。毕竟,活在这世上,人声纷杂,天籁难闻。 耳朵既然不打烊,听到会生耳垢的话,让它左耳进右耳出就是了,别放在心里;若听到茅塞顿开的话,好好藏入瓮里,让这只瓮大到可以淹没一座山。
(作者:简媜 来源:《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