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夜,莫名的声音在耳边回旋。
不止一种,有的近在咫尺,有的仿佛从远处溪畔发出,拿我的耳朵当回音谷。近的是风吹动树叶,枝叶反拍窗户,还夹带一只巡逻中的蚊子;远的大约是数种不知名虫子齐声合鸣,一阵蛙、一阵蝉,再来就超乎我的理解了。
格列佛漂流到陌生国度,醒时发现数不清的小人儿爬到身上牵绳打结,此时的我闭眼养神,也觉得夜声像无数身手矫捷的小人儿,拖出最好的绳子绑我,仿佛怕我入睡后耽溺于绚丽梦境,不愿再回到世间来。眼闭着,心却清澈见底,竟有着不染尘埃的平静。随着忽远忽近、时而喧哗时而低吟的声音起伏着,渐渐忘却所隶属的时间、空间,慢慢模糊了自己是一个平凡人的意识——很多细微滋味是在忘记自己是个人的时候才感受得到。夜鸣,乃季节的喉咙,抚慰着被世事折腾过度的灵魂。
在白昼,我们也常用声音安慰他人——当然,有时反而助长对方的骚动。比起夜声,人的声音太喧嚣了,七嘴八舌争着发言,愈说愈激烈,分不清谁是倾诉者、谁在聆听,甚至言说之后,惹得心情更低迷、情绪坠落谷底。这是因为人的交谈惯性常为了围堵出明确的人事情节,而逐步缩小范围,甚至钻入牛角尖的缘故。不像自然界声音,一阵微风、一粒果子坠地、雨滴弹奏溪流或一只不眠晚蝉朗诵星夜,都令听者得到舒放的自由,不知不觉往辽阔的远方冥游——仿佛墙壁消失了,屋宇不存在,喧嚣的世事从未发生,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块回音石,在夜声中闪闪发光。
天亮时,众声沉默。虫子们噤声了,大概它们知道,再宽广的音域也比不上人的一张嘴吧!
(钟文翠摘自《微晕的树林》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简媜 来源: 《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