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魏文侯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子质的人,因为做官犯了罪,文侯罚他永世不得踏入魏国半步。
于是,他不得不离开魏国北上谋生,辗转来到了赵国。
他觐见赵简子并说:“我算是看明白了,我再也不对别人施恩德了。”
赵简子说:“为什么呢?”
子质愤愤不平地说:“魏国殿堂上的士、卿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朝廷里的大夫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边境守卫的人由我培养提拔的也占一半。谁料到如今殿堂上的士在君主面前说我的坏话,朝廷里的大夫用法律威吓我,边境守卫的人拿着武器拦击我。我已经心灰意冷了,所以我不再对别人施恩德了。”
赵简子说:“唉!您的话错了。打个比方说,如果春天栽种桃李,几年后夏天就可以在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李树的果实。但是如果是春天栽种蒺藜,夏天就不可以采摘它的叶子,秋天也只能得到它长成的刺啦!由此看来,结什么样的果实,在于栽什么样的种子。是你所培养提拔的人不对啊!所以君子应该事先选准对象,再培养提拔。”
(莲心摘自《小故事大智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刘向 来源: 《意林》杂志)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