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无论是表达男女之情还是亲情,一向含蓄,只从行动中传达和感受,不似西方人那样整天“我爱你”不离口。年轻一代较西化了,会对恋人讲爱了,但对父母子女,“爱”字仍被纳入语言禁区。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刚学会发手机英文短信,想练习一下,心想这“处女短信”饶有意义,应发给特别的人,讲句特别的话。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发给儿子,短信写道:Son,I love you,Mum.
这位朋友也像许许多多传统中国人一样,难于把“我爱你”这句话向孩子们宣之于口,于是便借助手机短信向儿子讲出了这句想讲很久的话,心想儿子收到后,应该很感动吧。
可是,晚上儿子下班回家,提也没提收到她的短信,反倒是临睡前已出嫁的女儿打电话回来,问她:“你学会发短信了?”
她说:“是呀,我把我生平第一个手机短信发给了你弟弟,想给他个惊喜,但不知他收到没有,没见他提起。”
女儿说:“他收到了,却是有惊没喜,打电话来问我,妈妈讲了这样一句话,是否是想自杀的遗书?”
(小超摘自《大公报》2009年9月3日)
(作者:李若梅)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