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王永生
我在大学念书时,曾经选修过一位哲学教授的课。很多时候教授在台上讲,底下的学子昏昏欲睡。碰到这种情况,教授有时会别出心裁,比如有这么一次——
“注意了!注意了!下面我有几个小小的问题要请教大家,知道的请举手。”教授首先发话。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了解自己的父母?”这么简单的问题?人人都举起了手。
“祖父祖母呢?有多少人了解?”这次举手的人少了,不过也有3个人。
“那么。现在谁能告诉我,有多少人了解你们的曾祖父曾祖母?”全班60多名学生,这次只有两名举起了手。
“瞧瞧,”教授面露得意之色,“相隔两代,几乎就没人知道自己的曾祖父母了。你们当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的事迹、想法、他们年轻时的理想、年迈时的悔恨呢?多么令人遗憾!”
“不过这也怨不得你们。谁叫他们不留下点光辉业绩呢?再设想一下,从你们这代算起,三代之后,假如坐在这里的不是你们,而是你们的子孙。关于你们,他们知道些什么呢?他们能聊些什么呢?是不是也学你们的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自己的老祖宗忘得干干净净?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也不是他们的过错。关键是。百年之后,你们有没有给子孙留下值得他们珍爱、回忆的东西?”
“一句话,你会留下什么给你的后代呢?你是虚度光阴,终老无成,还是奋力拼搏,无愧一生。选择权完全在你们自己手里,书上说得好:韶华易逝……下课!”
但是没有一个人从座位上站起来。因为大家都在细细咀嚼教授的这一席话。
(尘中塑摘自《新晚报》)
(作者:[美]托尼·丹吉洛)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