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臣司马光在元祜年间出任宰相时,推荐刘器之到国史馆任职。有一天刘器之来访,司马光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器之回答:“因为我们是旧交。”司马光说:“不是。其实是因为我闲居在家时,你经常来问候:而在我担任宰相后,却只有你没有来过信,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司马光的意思是当他失势落难时,刘器之仍然雪中送炭,和他维持很好的友谊:而不像其他人只有在他当了宰相后才来趋炎附势、锦上添花。这种做人处世的态度让司马光很欣赏,所以他特别推荐刘器之出任要职。但司马光的这种喜欢和欣赏,除了对方的“人品高低”之外,还涉及人性中的“边际效益”问题。
“边际效益”原是个经济学概念,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你肚子饿时,给你一个包子,你吃得津津有味,你会赋予这个包子很大的价值。吃完一个,再给你第二个,你继续吃,你还是会赋予它很高的价值,但已比第一个包子要低一些,等你吃了五个包子,肚子饱胀后,再给你第六个包子,那你不仅会觉得它已经没有什么价值,甚至还会感到厌恶。这就叫做“边际效益递减”,意指每一新增物品的边际效益要低于前一个。
当你得势时,很多人都争先恐后来锦上添花,但他们的“边际效益”却会逐次“递减”;到后来,甚至对有人登门来添花都会感到厌烦。反之,当你失势时,因为门前冷落、内心空虚,此时如果有人雪中送炭,专程来问候你。你就会觉得特别温暖,特别高兴,也因而会特别喜欢和看重对方。
所以,“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这不只是做人处世的道理,也是洞悉人性的做法。
(青青河边草摘自《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溢嘉)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