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上旬是中国高考的日子,而到了中旬就是法国的中学毕业会考(lebac-calauréat,简称BAC)。BAC是法国中学学业的最高文凭,学生一旦通过,就可以申请一般大学,所以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而6月16日,则是61万法国中学生高考的第一天。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拿破仑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设立,今年正是200周年的纪念。不论是文科(文学、经济、社会)还是理科考生,哲学作文都是必考的科目,所以法国每个人在中学时代都有为应付考试而“背哲学”(类似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那样的经历。哲学课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这样的主课不相上下。
让我们看看今年法国高考作文的题目:
文科:
题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题2: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题3: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
题1: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题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惟一手段?
题3: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科:
题1: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题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题3:评述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一段文字。
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国学生面对如此沉重的哲学话题,活得未免有点儿太累。其实,哲学思考虽然费脑子,但是也可以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背过哲学的一位法国人谈到有关“愉快”的题目时所言:“能在生活中当个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当个愉快的人。”
(尘埃摘自《翟华博客》2008年6月18日)
(作者:翟 华)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