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徐育宏在108国道旁开了一家北方饭店。原以为靠近国道,会有许多过路司机停下来吃饭。谁知三个月过去了,生意还是冷冷清清。
一天,饭店来了两位客人,付账时说:“老板,我们是做楼板吊运车生意的,我留些名片给你,麻烦你给来吃饭的客人介绍,成了付给你中介费。”徐育宏心想,这还不是小事一桩?于是,他将名片贴到了墙上。
说来也巧,几天后一位来吃饭的客人见到了这张名片,竟十分高兴,原来他早就想买这种楼板吊运车,但一直不知在哪里可以买到,他抄下了名片上的地址和电话号码,一笔生意就这样做成了,徐育宏获得了300元的中介费。
渐渐地,北方饭店墙壁上的名片越来越多了,来来往往的生意人希望借此拓展自己的客源。一天,徐育宏看着被贴得花花绿绿的墙壁,突然想,何不干脆专门设一面“名片墙”呢?此举果然奏效,冲着这面“名片墙”,越来越多的人成了饭店的常客。
饭店生意日益红火,收到的名片也越来越多,到2004年10月,已达6000多张。徐育宏欣喜的同时,也有了苦恼,这么多名片,怎样才能全部贴上墙呢?
思考之后,徐育宏自己制作了一面十多平方米的移动式“名片墙”,将客户的名片分类后,粘到墙上,然后放到饭店门口。名片每星期更换一次,这样一来,张张都可以得到展示,而且,饭店门口的“名片墙”吸引了更多路人。一时间,北方饭店名声大噪。
为了方便顾客,徐育宏专门腾出了一套桌椅,配置了纸笔,供那些抄名片的客人使用。他还将饭店的办公电话搬到前台,做起了公用电话业务,这样顾客便能立马与主人联系。
在“名片墙”推出的一年半时间里,北方饭店的业务量节节攀升,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内顾客能达到500多人,营业额过万元。
(乔丽摘自《商界》图/苍苍)
(作者:段伟平)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