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老徐在部队时是伞训小教员,也就是说,他先于我们这批新伞兵进行跳伞训练,然后再来指导、帮助我们。
不用问,他的跳伞次数、跳伞种类、训练时间、技术技巧、心理承受能力,都超过了我们,恭恭敬敬地叫他一声“徐教官”实在不为过。但他挺谦虚,说:“教官不敢当,只是比你们先行一步而已。”不过,从他对我们的指导中可以感受到,他对自己的跳伞技术相当自信。有一次我在飞机模型上练离机动作,一条腿稍微跟慢了一点,他立即指出:“离机动作必须干脆利索,不能拖泥带水,出机舱门两腿就要迅速并拢缩起,以防开伞时被伞绳缠住。要知道,当你以每秒50米的速度下降时,哪怕是一根伞绳缠住一条腿,开伞冲击力都会把你的这条腿拉成粉碎性骨折!”指导完毕,他演示了一个离机动作,果然漂亮,让我们啧啧称赞。
他满面红光,神采飞扬地说:“练成我这样就行了!”于是,我们更加刻苦地练。毕竟,跳伞是严峻的,从近千米的高空往下跳,一不小心便会造成伤亡事故,实在大意不得。
跳伞正式开始了。战机一架接一架地腾空,飞赴空降场,伞兵一队接一队地跳下,满天银花。
老徐也参加了跳伞。由于他是小教员,技术好,团里宣传干事特意随机抓拍他的离机镜头,以便当资料保存。谁知照片洗出来一看,也不知怎的,恰恰那次是老徐两腿分开得最大,最不符合要求。
对此,老徐自己也是一头雾水。
确认照片上那个离机的伞兵背影是自己后,老徐感慨万分,他一再对我们说:“人,能从背后看一看自己,真是太必要太重要了。如果不是这张照片,别人告诉我,我会不信的。”
确实,老徐说出了一个真理。
(曾炜摘自《新民晚报》图/孙胜蓝)
(作者:邹德学)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