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学教授忽然放下如日中天的教职,到一间专门收容弱智人士的宿舍,教导他们照顾自己,与其说教导,不如说去服侍他们。那些严重的弱智者,连学习扣衣服的扣子,都要最少学一个星期,那实在是世上最没成就感的服务,尤其对一个教授。他为什么肯放下身段,十年如一日默默付出,做这些没趣的事?有人问这个问题,他说:不是我服侍他们,是我获得拯救。一般人用宗教情怀来理解他的答案。宗教术语中,“拯救”有其特殊意义。但我宁愿从心灵层面来解读那教授的真正意思。理解一个人,千万不要被表象所迷惑。人人都有其隐藏的软弱,无论外在有多辉煌的成就。所以不是“教授”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我们都需要拯救:从许多童年阴影,潜在的自卑,不愉快的经验中拯救出来。借最厌恶性的服务,借最纯净的爱心奉献,来净化心灵,那教授所做的,也是大多数人应该做的,不但为了帮助人,也帮助自己。不应因这种奉献颁任何奖状或感谢,那都会使这善行变质,并使那拯救失效。倒过来,那教授应衷心向那班弱智者致谢,虽然没有人明白他为何如此。
(滦志峰摘自《大公报》2007年6月20日)
(作者:叶特生)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