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的一个夜晚,在上海一家电影院的门口,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拦住了一位老人,向他募集救助水灾灾民的捐款。这位老人说没有零钱,女孩感到十分失望。老人看见小女孩鼻尖冻得通红的辛苦模样和失望的表情,不忍心一走了之。他带着女孩进了电影院,买过电影票之后,付给了女孩一块钱。女孩非常高兴,称赞老人是个好人,还认认真真地给老人写了一张收条。说只要拿着这收条,在别处就无须再捐款了。
那个小女孩也许早就忘记了这一幕。但是老人却在1936年2月,用文字记下了当时的感慨。其实鲁迅付给女孩一块钱时,早就听说过那些被水灾所害的难民,在成群地逃到安全地带时,已经被当局用机关枪扫射掉了,理由是怕他们有害治安。可是,一个小女孩,怎么能理解得了这样奇怪的事实呢?鲁迅只有独自承担这样的悲哀。他一面知道灾民早就不存在,一面为这些并不存在的灾民捐款。虽然这是自欺欺人,但至少可以让那位小女孩保持她的高兴。鲁迅就此说,我要骗人。
一个太仁慈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以骗人维持他的仁慈。
文/陈 超摘自《因幸福而哭泣·人物命运》
(作者:摩 西)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