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建筑设计大师一生杰作无数。在过完65岁寿诞之后,他向外界宣称:等完成封笔之作便归隐林泉。
一言方出,求他设计楼宇者便踏破门庭。
大师自有大师的想法。他一生学富五车,阅历无数,最大的遗憾就是时下人们批评的———把城市空间分割得支离破碎———楼房之间的绝对独立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他自己也深有感触。于是,灵感像火花一样迸射出来,一种崭新的创作理念也日趋成熟———他要打破传统的楼房设计形式,力求让住户之间开辟一条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们相互之间不再隔离而充满大家庭般的欢乐与温馨。
一位颇具胆识和超前意识的房地产商很赞同他的观点和理念,出巨资请他设计。经过数月苦战,图纸出来了。不但业内人士一致叫好,媒介与学术界也交口称赞,房地产商更是信心十足,立马投资施工。
令人惊异的是,大师的全新设计却叫好不叫座。楼盘成交额始终处于低迷状态。
房地产商急了,于是责成公司信息部门去做市场调研。调研结果出来了,原来人们不肯掏钱买房的原因,是嫌这样的设计虽然令人耳目一新,也觉得更舒爽,但邻里之间交往多了,不利于处理相互间的关系;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空间是大了,但又不好看管;还有,空间一大,人员复杂,于防盗之类人人担心的事十分不利……
设计大师听到了这个反馈,心中绞痛不已,他退还了所有的设计费,办了退休手续,与老伴儿回乡下隐居去了。临行前,他对众人感慨道:我只识图纸不识人,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败笔。我们可以拆除隔断空间的砖墙,而谁又能拆除人与人之间坚厚的心墙?
是的,心墙不除,空间恐怕会越来越小。
文/刘丽秋摘自《智慧背囊》
(作者:梅 资)
© 版权声明
版权申明: 本页内容所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分享传递更多知识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和对文章的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做为非盈利性个人网站,站长没能力也没权力承担任何经济及法律责任。如若本站的文章侵犯了你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或修正。谢谢。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