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总裁的秘密:祝您生日快乐

  想象一下:今天是您生日,在琳琅满目的生日礼物中,突然出现一张泛黄的报纸——而且还是您出生当天的原版报纸……这份生日礼物是否弥足珍贵?

  有时候,身边的困惑就是商机,这是一个打工仔教会我们的生存哲学。掌握了这点,说不定,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送礼发现商机

  1993年,出生于长春的杨永刚因家境贫困,辍学后离开长春到北京打工。这年年底,他在《北京晚报》的招聘栏中看到一家大酒店招服务生,当即去应聘,终于在大北京有了第一份工作。

  2004年春节前夕,酒店老板召集员工们联欢,杨永刚认识了客房部一个漂亮的女老乡,得知对方还没谈朋友,杨永刚认为机会来了。这年情人节,为表达心中爱慕,杨永刚从花店买了一束玫瑰送了过去,可一个星期后,女老乡一点反应也没有。

  杨永刚有些着急,他忍不住打电话过去问:“我送你的玫瑰收到了吗?你对我有啥子感觉?”没想到老乡惊奇地说:“你送我玫瑰花了吗?太多了,我没在意!”

  太伤自尊了!杨永刚后悔随大流,表达爱意也毫无新意!

  还没从沮丧中走出来,酒店餐厅传出要从服务员中提拔一名副经理,因为杨永刚资历长,按常理,这个职位非他莫属。但为稳妥起见,杨永刚还是一狠心,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买了两条软中华,偷偷把烟放在老总办公桌上,然后给老总发了一条“一点心意、请多关照”的短信。

  为了适应“领导”工作,杨永刚下班经常去公园没人处,练习给属下训话的台词。可一个月后,公司开会老总宣布经理人选,结果不是他。

  收礼却不办事,这又让杨永刚郁闷不已,这还不算,老总打电话请他到办公室:“小杨啊,我又不抽烟,你拿回去退了,今后要好好工作,机会有的是!”

  给心仪的女孩送玫瑰,居然没引起对方注意,给领导送烟,马屁拍到牛蹄上。杨永刚实在没想到:送礼居然还有那么大学问。究竟送什么?既能让对方过目不忘,而且还能感恩呢?杨永刚为此困惑不已!

  2007年4月初的一天晚上,杨永刚想拜访一家四星级酒店的人事经理,因此一边看电视一边想买礼品的事,电视上正播放一个访谈节目——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接受北京卫视主持人采访。

  节目到最后轻松环节,主持人请何先生讲一件生活中记忆最深的事时,何先生说:“我曾收到过一份礼物,这份礼物让我终身难忘!我会珍藏一辈子!”杨永刚立刻瞪大了眼睛。何先生一边说,一边当众展示一张报纸——英国“THE TIMES”(《泰晤士报》)。杨永刚不屑地摇摇头,这有什么稀奇?主持人显然也疑惑不解,何先生却指着报纸说:“你可别小看这份报纸,它是1929年的《泰晤士报》,而且还是我出生时当天出版的原版报纸!”话音刚落,主持人和台下观众恍然大悟,掌声如雷!这时,何先生深情地说:“这份报纸,是国际奥委会在中国申奥成功后,作为国际交往礼物送给我的!”

  真是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个节目,一下子解开了困扰他多年的送礼之惑。在杨永刚看来,是上帝特意为他准备的礼物!

  第二天,杨永刚辗转打听到酒店经理的籍贯和出生日:江西南昌,1976年5月1日,而且就是在下一个月。

  巧的是,杨永刚正好有一个老同学在南昌媒体上班,得知这一重要信息之后,他马上赶到南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通过那个老乡搞到一份客户当天生日的原版《南昌日报》,那张泛黄的报纸头条加了套红:“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整个版面上都刊登着当天省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

  有了报纸,杨永刚上街买了一个精美包装盒,把报纸叠好嵌入其中,在报纸上面放一张自己签名的生日贺卡,上写:“感受生命之初,祝您生日快乐!杨永刚”。

  客户生日那天,杨永刚将礼物如期送上。一个星期后,杨永刚接到那个经理的电话:你随时都可以来上班。经理还情真意切地说:“你的礼物,我很感动!谢谢你!能如此用心做事的人,世上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

  “生日报”新鲜出炉

  首战告捷,杨永刚却打消了继续在餐饮业打工的念头,他想:“如果我能把国内的旧报纸收集起来,然后包装成生日礼物,不就能帮助更多的人感受这份同样的感动吗?”2008年3月,深思熟虑后的杨永刚辞职了,他要圆自己的创业梦!

  然而,梦想变成现实,却充满了荆棘!辞职后的第二天,激情满怀的杨永刚直接去了国家图书馆,对工作人员说:“你们不是有旧报纸吗?我想花钱买!出价可以比废品收购站的高!”

  可工作人员眼睛也没抬一下,慢悠悠地说:“小伙子,国家有规定,所有市级以上图书馆的老报纸,都必须留作存档,是不可能对外出售的。”无论杨永刚怎么纠缠,工作人员就是不松口,最后,工作人员甚至叫来了保安。

  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第二天,杨永刚打电话给他在南昌的老乡求援,可这回老乡说:“上次给你找报纸,把我折腾得够戗,还差点犯错呢!再说,我这里也没有你说的中央和各省的报纸啊!”

  杨永刚没辙了,他只好靠自己的双腿,一口气跑了十几个省会城市和地级市的图书馆,然而,他想尽了办法,公立图书馆依然没有一家愿意出售旧报纸。

  难道这个曾让自己彻夜难眠的金点子就这样轻易夭折吗?杨永刚心有不甘。不仅如此,他因此还辞去了工作。现在不仅梦想破灭,还沦为无业游民,那段时间,杨永刚整天躲在出租屋里啃方便面,人也瘦了十几斤。

  旧报纸除了图书馆,难道别的地方就没有吗?与其坐着等死,不如出去碰碰运气。一天上午,杨永刚起了个大早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地闲逛了半天,突然间看见一个广告牌:北京古玩市场。“旧报纸不就类似古玩吗?是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去古玩城看看呢!”

  到了古玩城,他挨个打听店主有没有旧报纸,可有的店主忙自己的生意根本不搭理,有的说我只卖古玩字画,其他的一概不知。一天下来,杨永刚累得双腿酸软,一无收获。第二天,不甘心的杨永刚又去了古玩城,这次他灵机一动,特意找到一家面相和善、生意繁忙的卖字画的店主,说给他免费打工一个月,条件是学点收藏方面的知识,店主见杨永刚憨厚老实,便一口答应。

  一个月后,杨永刚的辛勤付出赢得了老板的好感,便趁势提出想认识一些旧报收藏家的恳求,店老板自然投桃报李,很热心地利用起多年在古玩行的关系辗转打听,不久就打听到几个旧报收藏家的信息。

  当杨永刚到了武汉,叩开一位旧报收藏人之家,看到了那满屋子的老报纸时,杨永刚就像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激动的热泪竟夺眶而出。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